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以人民福祉为念,办好民生实事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1日23:2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从天津西青区的灾后重建,到重庆九龙坡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再到湖北嘉鱼县的乡村振兴,调研走访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每一站都留下了心系民生的温暖印记……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各地考察,以实际行动践行“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的庄严承诺,彰显出浓厚的为民情怀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华民族完成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紧紧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基础上实现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新时代,共产党人更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涵养人民至上的思想自觉。人民至上是我们党人民立场的生动表达,是我们党初心使命的生动写照,是我们党的理想信念的生动诠释。作为基层干部,我们是离人民群众最近、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多的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不是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不是为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

涵养根植于民的情感自觉。“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意思是说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人民始终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精神根脉。作为共产党的干部,永远是人民的干部,更是人民的公仆,我们就要对人民群众饱含感情,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俯下身子、沉淀心性、体察实情,真正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情于民。

涵养为民解忧的实践自觉。作为共产党人,我们要更加珍惜人民的信赖和厚望,更加珍惜新时代赋予的机遇和使命,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握新发展形势,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最急、最难、最愁、最盼的问题抓起,以着眼大局的视野,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创造性地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涵养由民评判的价值自觉。“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靠山”。因此,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价值追求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标准,并自觉接受人民的评判和监督,以“让人民满意”为最终评判标准。每一项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政策及举措出台,都需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提升人民满意度上狠下功夫、取得实效。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康(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成员,湖北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

责编:廖逢倩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