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新闻报道,很多超低价还标榜90%充绒量的“羽绒服”,填充的根本不是羽绒,而是飞丝,即禽类毛片粉碎后的丝状产物,也常被称为“粉碎毛”。羽绒服作为冬季保暖的必备单品,如果造假,不仅不能保暖,更令人寒心。
央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商家为了获取廉价羽绒服填充物,跨地域收购二手羽毛球,将其上的刀翎羽毛拆解后粉碎,制成飞丝。这种做法不仅严重影响了羽绒服的保暖性能,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在选购羽绒服时,不要被所谓的“羽绒含量”所迷惑,应当选择正规的品牌和渠道,仔细查看产品标签,留意填充物的说明等。
一件羽绒服,关乎的不仅是价格和质量,更是市场的诚信与社会的良心。如果任由造假者以次充好,最终受伤的不仅是消费者,更是整个行业的信誉。用二手羽毛球绞碎“温暖”的,除了那些粉碎机,还有商家的良心。以次充好、弄虚作假来欺骗消费者,商家看似赚取了高额利润,却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同时损害了自己的声誉,生意注定不会长久。作为商家应该爱惜自己的羽毛,守住诚信经营的底线和产品质量的“红线”。
市场监管部门必须加大抽检力度,对那些以次充好的商家坚决依法严惩,通过严惩和曝光让弄虚作假的商家和产品彻底失去市场,才能确保相关企业敬畏法律法规。同时,电商平台也应当主动承担起责任,严格审核入驻商家的产品质量,避免假货流入市场。让以次充好的企业付出应有的代价,进一步倒逼企业诚信经营。
只有市场回归健康有序,每一位消费者才能安心购买羽绒服,“温暖”才不掺假。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欣格(宜昌当阳)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