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解决行业痛点,平台参与“外卖基建”挺好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0日16:06 来源: 荆楚网

大品牌食材供应链现场展示,商家拎包入驻,全店明厨亮灶每日更新食安巡检情况。近日,美团在北京推出全新打造的浣熊食堂,用户下单前可实时“云体验”,随时“看汇报”,下单后将收到食安封签严格守护的餐品,平台提供透明有保障的售后服务。

如果将“浣熊食堂”拆解开,就能发现这其中的内核,是平台在参与一种“外卖基建”,商家入驻后,美团提供食品安全的全链条服务、日常操作标准、数字化运营规范和必要的各类扶持,包括从供应链、明厨亮灶再到数字化运营的全套基建。

比如入驻商家,会由浣熊食堂专职人员线下驻场管理;用户也可以在美团外卖App中看到“食安日记”,记录店内每天餐品加工、成品制作、午间巡检、进货清单等;每家店铺都集成了美团统一提供的明厨亮灶系统,商家营业时间内的全过程都实时上传直播,实现切配、烹饪、打包、出餐全透明。平台从方方面面,对商家生态进行了一次“重塑”。

这样的举措,可以说针对的是当前外卖市场的一个核心关切。即消费者凭什么相信,由骑手直接送到家门口的餐食,它是在卫生可靠的环境中制作的呢?

当然,此前各大平台也有种种认证或是照片公开的方式给予了一定程度的保证,但信息差依然是存在的,人们终究无法直接看到“后厨”的全貌,更不可能追踪食物链条。食品安全的疑虑,确实是行业挥之不去的一个“元问题”。

对此,相关部门也已经出台了相关规定。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其中第十七条指出,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2024年3月,商务部等9部门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在第二部分“提升餐饮服务品质”中明确,积极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等模式。

各地也在监管执行层面做出探索。不久前,重庆推出全国首个无堂食外卖的服务标准,而浙江更是在全省推行起无堂食外卖聚集区组团式管理模式。在这个大背景下,外卖行业确实需要形成一种更加可靠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机制上更加严密,以适应日益趋严的政策监管要求和公众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高的现实期待。

美团浣熊食堂的推出,其实也是在法规完善、监管发力、商家自律之外,平台层面的提供一种解法,平台亲自“下场”,将商家整合进由品牌信誉背书的保障体系之中。

当然,这种系统建设、商家改造,肯定是一笔不小的成本。但这也是平台社会责任的体现,像美团就表示,将向餐饮行业整体投入1000亿元,包括投入更多硬件补贴和流量扶持,对线上接入透明厨房、阳光厨房的商家进行支持等。这其实也符合社会的期待,当平台成为外卖行业某种意义上的规则制定者,当然也要承载锚定行业发展方向的命题。

而且当平台开始参与外卖基建,也可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比如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地方都开始聚焦“无堂食外卖”: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制定发布了《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成为全国首个针对纯外卖业态量身打造的服务标准;浙江省也排摸出无堂食外卖聚集区161个,并表示将通过“组团式”管理模式,实现无堂食外卖聚集区的全面提升。

不可否认,“无堂食外卖”依然是一个行业敏感点。这种模式成本更低,更利好中小商家和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但因为没有堂食,能否彻底打消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顾虑,却也是个挑战。现如今平台进场,如果能以更高的也是统一的标准整合无堂食外卖,在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的同时,或许也可以在整体上重塑形象,也彻底扭转“无堂食外卖=不卫生”的传统认知。

当前,外卖行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送得快”“价格低”的效率竞争,而是进入到以食品安全、品牌信任和消费体验为核心的新阶段。平台“下场”参与基建,不只是技术和管理的革新,更是外卖价值在当前社会中的外部体现,让外卖不再只是快捷应急的选择,而是值得信赖的日常餐饮方式,让卫生健康成为一重生活常态。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熊禹

责编:童雅琴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