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村干部“直播带货”推介乡村文旅和特色农产品短视频的现象蔚然成风。“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业态与营销方式,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潜力,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更多人看到乡村的魅力与潜力。
然而实际操作中,一些村干部却将“直播带货”视为个人秀场,甚至出现“不务正业”的现象:或沉迷于直播间的虚荣与掌声,或热衷于追求流量与关注度,却忽视作为村干部的基本职责与使命。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村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也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村干部直播带货,切不可一播了之,而需要加强规范引导、严把质量关口、强化跟踪监测,让“直播带货”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力量与新动力。
要把握直播带货“边界关”。面对“直播带货”存在的种种乱象,不能因噎废食,否定“直播带货”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要在保护村干部积极性的同时,加强规范引导,确保其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运行。
村干部的职责边界很重要,防止将大量时间精力投入直播而忽视本职工作。对于直播内容,防止出现庸俗化、媚俗化举止,损害村干部形象。例如,可以建立直播报备和直播内容审核机制,对低俗、虚假内容进行严格把关,确保直播内容的健康与积极。
农特产品要过“质量关”。农产品质量是关乎消费者切身利益的核心问题。村干部在直播前,要依托专门资质机构对农产品进行严格筛选与检测,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与规定。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需全流程监管,防止出现以次充好、掺杂使假行为。农产品追溯体系同样重要,坚持对每一款农产品出具质量检测报告,让消费者能够清楚了解农产品的来源与品质,增强购买信心与满意度。
要有处置危机“能力关”。直播带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可能引领乡村经济迅速腾飞,另一方面也可能给乡村带来巨大公共危机。跟踪监测是防范和应对“直播带货”中有关问题的重要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隐患。实际操作中,村干部应当建立专业的监测团队机制,对直播内容进行实时分析,一旦发现问题,要积极正面回应处置,防止事态扩大化,及时消除信任危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晓吾(中共阳新县委组织部)
责编:田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