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至21日,鄂州银河左岸音乐节火力全开。这场盛会早已超越文化演出的范畴,成为鄂州集中展示治理能力、激活消费动能、塑造城市品牌的生动实践。
音乐的聚合力,为鄂州搭建了向全国展示城市文旅魅力的优质平台。20组跨世代、多风格的音乐人轮番登场,从摇滚的炽烈到民谣的空灵,从流行的动感到电子的迷幻,多元旋律精准触达不同乐迷群体,吸引数万乐迷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实现了以音乐为媒介的初次“引客”。他们既是音乐的受众,也是向外传播鄂州魅力的“推荐官”。
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鄂州音乐节”相关话题持续发酵,乐迷自发分享现场视频、温暖故事和打卡体验。“鄂州比想象中更精彩”“下次还来”等好评不仅是对盛会的认可,更通过音乐“搭台”,推动鄂州城市形象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声量攀升。
并非“为办而办”的短期狂欢,鄂州举办音乐节的用心,远不止于完成一场热闹的文化活动。它让乐迷因音乐而来,却不止于享受音乐,更在奔赴与体验中,逐渐感知鄂州的城市活力、人文温度与文旅潜力,把单次的“流量热度”,转化为观众对“鄂州”这个名字的记忆点与好感度,为后续文旅发展、品牌塑造埋下了长效增长的伏笔。
如果说音乐是引流的“磁石”,那么城市服务便是留住人心的“温度密码”。鄂州的“宠粉”实践,藏在每一个贴心细节里。19趟加开的城际列车、17条串联地标的接驳专线,织就一张高效便捷的交通网。开放的机关停车场和政府食堂、充足的移动公厕,有效破解了大型活动保障难题。550名志愿者的24小时服务、周边村民的自发参与、接驳车上的暖心礼包,让善意全方位渗透体验全程。
遗失的电脑、身份证被迅速找回,突发疾病第一时间获得诊治,村委会为乐迷提供淋浴、充电之便……各类问题均得到高效与温情的回应。这些举措背后,是全城联动的治理智慧,更是“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理念,让“暖心鄂州”的形象深植乐迷心中。
更值得称道的是,鄂州精准将音乐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让“文旅唱戏”唱得响亮。提前售罄的酒店客房,激活了夜经济。市集里的武昌鱼、排骨藕汤,让非遗美食借势出圈。观音阁主题文创、铜镜衍生品,让文化记忆可感可触。
近千架无人机组成的武昌门等鄂州元素,在夜空中点亮城市文化底蕴。从餐饮到住宿,从非遗到文创,音乐节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娱”全域全链条消费场景。鄂州将音乐节作为文旅融合的支点,不仅延长了消费链条,更让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表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播的双赢。
此次音乐节还展现了出色的跨部门协同治理能力。交运、城管、文旅、公安、消防、卫健乃至基层社区的高度联动、无缝衔接,形成了一套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服务保障体系。比如,9月21日晚散场高峰期,接驳车辆调度、现场秩序维护、场地垃圾清理……各部门信息共享、快速响应,确保了4万乐迷安全、有序离场,整个过程忙而不乱,高效应对了大客流压力,提升了整体服务响应水平。这种协同机制的价值,已远超活动本身,为鄂州未来举办大型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成为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成功演练。
这场“双向奔赴”的音乐盛会虽已落幕,但它所点燃的城市激情、所传递的人文温度、所展现的发展雄心,必将长久萦绕于每一位参与者的记忆之中,成为一段鲜活的城市印象。它所展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为城市未来发展注入了全新动能,也赢得了更多期待与关注。如何将短期活动的“高光时刻”转化为长远发展的“持久动力”?这将是当前积极探索发展路径的关键。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吕雪昭(鄂城区融媒体中心)
责编:吕鉴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