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读编往来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高校评论沙龙第2期:《高山流水》觅知音
发布时间:2014-11-06 18:15:39来源:荆楚网

  相关新闻:《高山流水》唱响琴台 高校学子建言中国歌剧觅知音
  编者按:在很多人的心中,歌剧是“贵族艺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艺术到底是要高大上,还是更该接地气一些?在娱乐多元化的今天,人们有了多种方式的娱乐选择。歌剧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关系。如果歌剧不能凭借其本真的艺术魅力吸引观众,那么它早晚会绝迹于演出市场。
  同我们一道坐下来谈“音”论道的除了荆楚网副总编辑张剑,还有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周耘老师,以及来自武汉音乐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近30位高校学子,中国歌剧《高山流水》在湖北高校学生中,是否能够遇见知音呢?现分享现场文字整理如下,阅读之后,相信对于中国歌剧如何通过多元化发展在国内市场寻求知音,你自会有更好的答案。

  精彩微博直播:

  学生发言精华集纳:

  歌剧要“阳春白雪”?
  邓衡梦(湖北大学):从歌剧进入中国之后经历过两个春天,但是现在在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下,歌剧这门艺术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当然面前着类似困境的还有像昆曲、古琴等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都有一些共性,就是“高冷”,即高雅但相对冷门,受众不广,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受众越来越少,以致要面临濒临的局面。于是有人就说,既然像类似歌剧这么高雅的艺术能欣赏的人这么少,那还不如不演了,可以省些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现实情况确实是,“伯牙摔琴”,因为没有了知音或者欣赏的人少了就放弃了。
  齐颖(华中师范大学):在各类选秀节目层出不穷,综艺节目为搏出位竞相模仿,神剧无限重播和复制,广场小苹果大行其道的全民娱乐的今天。歌剧,作为一个像昆曲、古筝等艺术,继承的人也越来越少。“高冷”艺术的继承者们不能效仿舶来品,想要在中国的本土文化沃土里生根发芽乃至发展壮大,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贴近大众生活但过于简单粗暴的低俗化歌剧严重违背了歌剧艺术的底线,阳春白雪的高雅歌剧又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杨明月(华中科技大学):除却群众基础薄弱外,中国歌剧的另一发展瓶颈是没找准自己的定位。中国歌剧发展不可能靠国外的经典剧目来支撑,只有自己推出新内容,才可能在歌剧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而中国目前的原创歌剧还是短板多,没有反响大的精品。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还是没有自信,一说歌剧,动辄《茶花女》、《图兰朵》。此次《高山流水》的改编无疑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何其丰富,从中找寻合适的主题进行加工提炼,在吸收国外歌剧优秀成分的同时,进行融合创新,何愁原创歌剧不出精品呢。
  李宁(武汉理工大学):借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之际,我第一次走进现场,与歌剧近距离地接触,而且欣赏的还是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高山流水》。我不曾想象,原来中国的历史故事也能够通过歌剧——这种西方舶来的形式——展现出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歌剧舞台效果也已今非昔比,和我在电影中看到的有着天壤之别,灯光、服饰、布景都十分精致绚丽,现场音响效果也极为震撼人心,所有的这些都让我沉浸在这个浓情悲伤的故事里。我好似就站在伯牙的琴旁,听到他演奏着高山流水的意趣,又体会到他在王宫里郁郁不得志的苦恼、偶遇知音钟子期的狂喜以及最终失去挚友的悲痛。曾经遥不可及的歌剧,此时此刻却融入到我的内心深处,让我这样一个门外汉也为之称叹。
  夏炼(武汉音乐学院):歌剧《高山流水》以《列子·汤问》中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为蓝本,采用琴曲《高山流水》为音乐素材,借鉴楚辞的文学方式进行构建,新增入“高山”、“流水”、“玉衡”、“楚王”、“晋王”、“倡优”等新角色,不仅将音乐拟人化,其丰富多彩的人物设计也使整部歌剧更加立体而丰满。指的一提的是,作为丑角出现的楚国倡优,其主导动机的运用具有浓郁的荆门民歌色彩。略显遗憾的是,作为琴曲而文明海外的此《高山流水》在彼《高山流水》的乐队编制中却并未加入古琴,其古琴音效都由合成器完成,未免给听者以隔靴搔痒之感。
  戴丽珠(华中科技大学):《高山流水》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伯牙摔琴谢知音”更是令人唏嘘。其背后蕴含着的古琴风韵,古人气节,也是使其流传至今的灵魂所在。如此典型的中国古典故事,要如何通过歌剧这个西方艺术形式得到呈现,不仅是“新瓶子装旧酒”的难题,更是“洋瓶子里装中酒”,难上加难。歌剧版《高山流水》确实非常用心地在解决着这两大问题。于是我们看到:编剧创新地将“高山”和“流水”具象化成两个角色,使原本抽象的大自然有了载体,也使伯牙先生在子期出现之前不再孤单;楚王宫和晋王宫的情节设计,大大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和冲突感,使得原本略显单薄的情节更加丰富,同时还有点针砭时弊和探讨人生的新意味。

 

  切莫让文艺被市场“绑票”
  李芳(华中师范大学):在市场化如此繁荣的今天,当然不能忽视市场的调节作用。但是,歌剧终究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如果将受众的娱乐心理看得比歌剧本身的艺术价值更重要,那还如何称之为“歌剧”?干脆叫“民间小调”算了!不过,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人”的艺术,只有更加接近人,也才能发挥它“人文关怀”的意义。如果歌剧能用更通俗直白的方式告诉世人一些深刻的道理,那也是可以原谅的,可它毕竟不能完全向市场妥协,从而失去了艺术的底线。
  杨莹(湖北大学):歌剧,一直被称为“高雅艺术”,在西方甚至被称作“贵族艺术”,歌剧是音乐叙事之剧,也是歌唱之剧,本身就是一种有门槛的艺术形式,对于欣赏者的素质要求很高。如果一部歌剧,遭遇万人空巷,观众全都持一边倒的好评,高雅变通俗,小众变大众,这才是歌剧的悲哀。因此,笔者认为,歌剧尽管遭遇部分观众看不懂的尴尬,但是也决不能向市场妥协,艺术的塔尖仍需坚守。
  姜涵雪(华中科技大学):光影技术与场景布置的美轮美奂,歌剧演员们表演与歌唱的全情投入,主题旋律的动人心弦与楚腔汉调的诙谐幽默,这些足以让这部歌剧成为一部合格的作品。只是如何在中国塑造一部优秀的歌剧作品?虽然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味,但我想或许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与尝试。
  贾凌(华中师范大学):经典歌剧推出“文化惠民”政策。黄鹤楼,古琴台和晴川阁是武汉三大名胜。说起古琴台,武汉人没有不知道的,若要再问名起缘由,也会说得一清二楚,然而偏要深究,问起古琴大剧院,会有一部分人告诉你如何走。若你再问你去过吗?听过什么剧目,多数人则是哑口无言。试想下,在琴台大剧院听高山流水歌剧是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同一个地方,伯牙找到自己的知音,而千百年后的我们也至此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第二届中国歌剧节在武汉举行,推出了很多“文化惠民”政策,惠民票价低至20元。让更多的民众能接触到歌剧,认识歌剧,欣赏歌剧。
  崔锡程(湖北大学):由歌剧,来谈谈艺术的窘迫。就像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一样,现代社会已经将票房摆在了衡量其成功与否的标准的第一位。电影这种所谓的大众艺术,也需要金钱来为它的成功铺路,那歌剧这种小众艺术,缺乏了资金的支持,它势必会走向衰亡。这也正是为什么一些艺术形式会为了生存而放弃本真,去做一些脱离自己艺术性的东西来。无论是多么高雅的艺术形式,为了迎合这个时代,甚至说仅仅是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不至于消亡,这也就毁了这门艺术。
  曹珊珊(华中师范大学):当手机互联网占据着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当媒体异常发达的今天,我们是否还有一颗安静的心曲聆听这个时代的声音,去回顾我们曾经的荣耀。从西方的歌剧与中国的昆曲来说,都曾经是高尚的艺术形式备受追捧与推崇,然而在快节奏的今天,在这个娱乐至上的社会中,她们几乎失掉了知音。鲜有人愿意去静静地坐着听一段悠扬的旋律,在音乐中洗涤心灵,寻找自我。那些古老的旋律只在传唱人的口耳相传和白纸黑字的记载中流传,难再遇知音,难再有能读懂歌剧的人们陶醉其中慢慢品味生活的真谛,生命的本源。到最后怕只怕,知音少,断线无人听。

  歌剧接地气,更要懂地气
  李恬(湖北大学):中国歌剧不能永远高高在上,让普通民众难以触及。接地气,从民生生活入手,创新其内容形式,编排一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好剧新剧,懂人民需求,首先让人民感兴趣。当然,歌剧在接地气、向老百姓普通生活靠拢的时候,切不可为讨好市场,丢失高雅品味和文化内涵,变得娱乐至上低俗媚俗。被娱乐同质化后的歌剧,就不再是歌剧了,让更多老百姓接触歌剧以提高品味丰富生活的目的不也就变质了?歌剧要坚守品味保证品质,也要接地气,更要懂百姓心声懂百姓需求懂地气,真正让老百姓看得到歌剧看得懂歌剧爱上看歌剧。
  田彩玲(华中科技大学):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通过一批又一批优秀歌剧的上演,将优美的精神传达给广大民众,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精神文化环境。不断提升大众的精神境界和欣赏水平。最终让歌剧在保持自身高度的同时形成属于自己的受众,获得真诚的“知音”。到时奏一曲“高山流水”,自由万人来相和
  任志琪(湖北大学):要让歌剧更加“接地气”,让老百姓广为熟知,还欠东风。这股风需要需要多种力量的共同助力。当下歌剧单纯通过剧场演出,播出渠道单一,呆在原地等人来看最终导致的是观众的流失。空间和时间碎片化的时代,观众都满足于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娱乐,因此充分利用好网络是关键,比如打造“网上剧院”等。重视网络不是要灭绝传统剧场,而是给传统实体剧场指出一条柳暗花明之路,锦上添花;其次是新媒体的助力,借助微博、微信等客户端实现歌剧知识、剧场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将歌剧和流行元素相结合,潜移默化之中让歌剧融入老百姓的生活;除了歌剧要主动迎合百姓需求之外,大众自身也需要作出努力,欣赏经典要有充分的积淀和宁静的心态,比如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做到雅俗共赏,积极主动的接近歌剧等等。
  刘小玉(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歌剧要打好“原创”牌,必须从歌剧的艺术本质着手。首先,注重歌剧的戏剧性。歌剧选用的题材,最好能反映当下现象与现实问题,能引起观众的切身感受,达到共鸣的状态;安排好故事情节,让歌剧饱满起来,引人入胜。其次,注重歌剧的音乐性。歌剧中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等,这些都是一部成功歌剧不可或缺的,好的曲子与好的歌词契合,往往是一部歌剧最富于魅力的部分,要以创作歌剧金曲为核心,打造金牌唱段。如果能有一些唱红大江南北的歌剧金曲,必然能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提升国民的歌剧欣赏素养。
  刘冬冬(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歌剧正面临着种种挑战,为了不丧失这种极具魅力的艺术,我们应该加强音乐教育的力度,培养观众、培育市场。贴近观众,创新发展。 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也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从20世纪中国歌剧的发展来看,未来中国歌剧的发展必然会沿着自己民族音乐特色,继续不断的吸取欧洲国家音乐成就,从而建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歌剧。中国歌剧事业发展到今天,倾注了很多人的心血,已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增强社会各界对歌剧艺术的理解,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对歌剧艺术的支持,形成良性循环,中国歌剧事业的辉煌指日可待。

   

  沙龙作品精粹:

  李恬:歌剧接地气,更要懂地气

  杨莹:歌剧艺术的塔尖仍需坚守

  刘念:歌剧要“阳春白雪”?

  崔锡程:切莫让文艺被市场“绑票”

  杨明月:中国歌剧何时能觅知音?

  柯玉乾:《高山流水》不应是时代的绝响

  贾凌:歌剧不应成为小众的选择

  李芳:中国歌剧是该趋雅还是趋俗?

  齐颖:“远离低俗”应成为歌剧发展新常态

  刘小玉:中国歌剧如何打好“原创”牌?

  田彩玲:《高山流水》知音何在?

  戴丽珠:期待歌剧向大众敞开门

  夏炼:知音不再,高山流水何寥寥

  任志琪:乐观看待中国歌剧知音难寻“困局”

  邓衡梦:高冷艺术继承者们不可效仿“伯牙摔琴”

 

 

 

 

 

 

 

 

 

 

 

 


 

    

 

 

 

(作者:  编辑:杨虹磊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