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今年三月份开始着手《是这个理》栏目的调研、策划、撰稿等工作,作为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青年科研人员,我们每年都会有大量时间在基层开展调研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过许多典型人物和成功案例。《是这个理》栏目的案例选择是以充分体现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的实践为切入点,旨在进行理论宣讲,因此,所选择的案例应当是可复制易推广的,且具有普遍借鉴意义。在综合考虑之后,我最终选择彭达和张剑雄这两位“新农人”在菱角产业上创业的故事作为调研对象,通过他们的创业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农业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抬头看路”。
产业振兴助力乡村“嬗变”
早在十多年前,天井湖村就是浠水县全县闻名的菱角之乡,拥有着100多年菱角种植历史,但当时大多数农户的种植水平还停留在“靠天收”原生态水平,甚至有些村民都不稀罕这东西。多年以来,村里的菱角一直是由小商贩收购,收购市场行情很不稳定,如果碰到行情不好的年景,菱角卖不出去,都会烂在水里,“谷贱伤农”常有发生。不仅如此,由于天井湖村三面环水且比邻长江,经常遭遇水涝,低洼地势农田的水稻等作物都会颗粒无收,村民收入十分微薄,过去的天井湖村是浠水重点贫困村之一。
现如今,天井湖村周边菱角种植面积达6000亩,建立起了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加工车间,年加工销售菱角1000多万斤,年创产值3000余万,培养种植能手200余人,小菱角已成为昔日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当地种植户、采摘户以及在加工车间打工的妇女们都从菱角产业上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一条通往天井湖村的宽阔马路也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村里年轻人多了、人气旺了、村民有事儿干了,天井湖村换了新容。
农业需要扎根基层埋头苦干
乡村振兴,人才是保障。未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饭碗”如何才能端得稳当,农民种粮必须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需要培育一批知农爱农的“新农人”。我和彭达都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记得每逢毕业季,学校门口都会拉起一道横幅:“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农业院校毕业大学生扎根基层、埋头苦干、深耕农业,他们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人才“活水”。
农业产业是典型的高风险、低收益产业,经营好农业产业,不仅要有深耕农业的情怀,还要求“新农人”们具备从事农业经验的专业知识。彭达和张剑雄两位“新农人”的相遇,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彭达善于开拓市场渠道,能够较好的控制市场风险,张剑雄利用本地人的优势,可以控制好生产风险,负责菱角基地管理。事实上,全国各地有很多如同张剑雄样的能人返乡,也不乏彭达这样的大学生回乡创业,而他们二人这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合作模式值得推广与借鉴。
农业更需要勇于创新抬头看路
农产品销售难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按照传统的销售模式,优质农产品难以实现优价。彭达他们就是及时抢占了农产品电商的市场风口,不仅帮助农户拓宽了农产品可销售半径,而且还让优质农产品卖出好的价格。发展农产品电商关键在人才,需要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农人”。彭达与张剑雄的举措不仅能够帮助农户实现增收,他们的新媒体运营团队还为天井湖村的留守妇女、菱角合作社成员讲解电商带货模式,手把手教农户们写宣传文案、运营视频账号,农户直播卖货,帮助农民利用闲余时间在手机上赚钱,村民的“造血”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科技兴农,人才是关键,每逢遇到技术难题时,彭达都会回到学校找相关专家请教,他们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展开合作,对菱角品种进行改良以及种植方式改进,菱角亩产也由1500斤跃升到接近3000斤。
成功经验源于基层创新、成于顶层设计。作为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科研人员,我很荣幸今年能够受组织委派到乡镇挂职任副镇长锻炼。我们既是“三农”政策制定的建言者,也是宣讲“三农”政策的排头兵,农业农村是我们施展拳脚的广阔舞台。母校“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华农精神,依然是鞭策我在“三农”问题研究路上继续前行的持续动力。我也时刻告诫自己,唯有扎根基层、深入调研,行走田间地头、交谈于农户间,让我们的研究“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不断在理论-实践-理论中修正认知,才能真正做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今后,我也将继续秉承“胸怀荆楚、情系三农”的知农爱农情怀,激励自己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成(湖北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讲师、《是这个理》第56期主讲人)
责编:廖逢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