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米饭,是中国家庭饭桌上最常见的主食,对于国人来说,一餐之中没有米饭就总觉得缺少点“灵魂”。从一粒种子到一碗米饭,从田间到餐桌,背后是春耕夏耘秋收的艰辛历程,每个阶段都离不开农民的悉心照料。可是,一身泥巴一身汗,干农业太难,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进城落户,农村空心化、农业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谁来种粮?”“如何种粮?”成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端牢中国人饭碗亟需解决的难题。
黄歇口镇作为全国著名的产粮大镇,全镇水稻种植面积达14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2亿公斤左右。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黄歇口如何走出传统农业的发展困境,迈向保障粮食安全的新“稻”路,是调研过程中想要弄清楚的问题。经过年前年后多次调研和拍摄,我逐渐认识到黄歇口“稻”路的诀窍。
合作经营,走向产业化的“稻”路
一家一户小农生产的经营模式是当前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前往王杨湾拍摄的时候,跟杨华全同村的一名农户,在水田里人工育好秧后,请了由十位婆婆组成的插秧队前来起秧、捆秧、运秧、插秧。十个人一字排开,左手拿秧,右手插秧,边插边往后退,不多时一排排绿油油的秧苗便在田间遍布开来。我学着婆婆们的样子去插秧,同她们聊天间,距离越拉越远。婆婆们这般高效,一天差不多能插完20亩田,每人工钱约200元,还包一顿午饭。中途休息的时候,我看到一位老婆婆由于长期劳作,一直佝偻着腰,直不起身。
在农田的另一边,是杨华全承包的水田。杨华全今年新承包了三十亩田,准备种植再生稻,向毕利霞的合作社提前预定了秧苗。从清晨五点开始由合作社进行机插秧,一上午基本能插完。吃完午饭后,杨华全夫妇俩又忙着去给田里的虾喂饲料,待到喂完七十亩田的虾,已是日落黄昏。然而,杨华全的忙碌并不是从清晨开始,早在凌晨一两点,他便开始捞虾,捞完后卖给市场的虾贩子,虾贩子又发往全国各地。繁忙的一天,正是杨华全日常生活的缩影。杨华全夫妇俩最骄傲的是,靠着种田养虾不仅养活了一家老小,还供养出两名大学生。
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以农村合作社为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托管开启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之路,将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能够有时间精力去从事别的工作,补贴家用,更让农民融入产业链,抱团聚合力,共奔致富。
科技赋能,走向无人化的“稻”路
初见毕利霞时,她看起来并不像干农业的人,身上还保有着教师的气质。她告诉我,刚开始干农活的时候,她是一个走在田埂上都会摔跤的人。这些年,终于实现了“脚不沾泥,穿着皮鞋种田”的梦想,这得益于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在国家补贴下,通过运用北斗导航、农业物联网等技术,完成数字农业综合平台的建设,实现水稻全过程数字化、精准化管理,在家就能知道田里长得怎么样。
毕利霞期待通过平台的搭建,发展无人化农业,让种田更“智慧”、更轻松,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种田。我在合作社里也见到了一些年轻人的身影,目前他们主要做一些协助性质的工作,在育秧大棚里劳作、从事一线生产的仍是一些年纪较大的爹爹婆婆。在全程机械化承担最脏最苦农活、智慧化管理降低种粮难度之后,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种田。
从单打独斗到合作经营,从无人种田到“无人”种田,像毕利霞这样的种粮大户正带动更多的小户多种粮、种好粮,以实际行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书写“黄歇口答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依依(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是这个理》第69期主讲人)
责编:廖逢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