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15日,春和景明的仲春时节,我受邀参加鄂州市鄂城区首届主题网络评论大赛启动仪式暨调研行活动。5月24日,惠风和畅的初夏时节,我又受邀参加这次网评大赛的颁奖及交流分享会,和大家一起见证首届网评大赛结出的累累硕果。此行此评,可谓“一眼千年 乡愁满怀”。我想用三个词表达我的感受和体会。
其一,致敬。我认真阅读了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东湖评论编发的每一篇征文,深切感受到大赛就是一次对鄂城“湖北之根、武昌之源”的致敬之评。致敬千年史脉、致敬十年巨变、致敬万年大计。这次大赛佳作频出、成果丰硕,足见鄂城的美誉度和大赛的影响力。大赛评委专家不吝溢美之词,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和充分的肯定。从鄂城采风回校,我一直沉浸其中,久久难以释怀。感于此情此境,我写了一篇评论文章《乡愁和文旅的时代交响》,从历史、现实和未来,讲到了鄂城的“山水交响”“鱼水交响”“城乡交响”。荆楚网即时发布,多家媒体推送,从另一层面印证了本次大赛的热度和影响力。
其二,赋能。这次网评大赛凝练了一个很好的主题:“武昌鱼故里 诗画乡愁地”,非常契合鄂城文旅定位。大赛可谓对鄂城“千年古都、首善美区”的赋能之评。赋能文旅形象、赋能文旅品牌、赋能文旅产业。有人说,文旅“内卷”的尽头,是中国人的乡愁。乡愁,是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浓浓思念,源于对自然、历史、文化和家庭的情感纽带,是内心深处最真挚、最深沉的情感之一。文旅成为一种“热”行业,乡愁成为一种“特”资源,乡愁遇上文旅,合奏出时代交响。这次网评大赛的参赛作品紧扣主题,把笔墨、镜头投向一程山、一方水、一条鱼、一座阁、鄂的城、我的乡......站位提起来,笔触沉下去,意境展开来,拓展了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绘制了生动鲜活的美好图景。
其三,怀远。这次网评大赛的旨趣还在评论之外,可谓对鄂城“闻鸡起舞、化茧成蝶”的怀远之评!怀远高质量发展、怀远高品味发展、怀远高水平发展。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鄂州鄂城,在长港镇峒山村调研城乡一体化工作,作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重要指示,峒山成为“诗画乡愁地”。总书记要求湖北“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湖北提出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打造“一幅美丽的画、一本厚重的书、一首激昂的诗、一座丰饶的园、一座通达的桥”,提出弘扬开放融合的长江文化、传承革故鼎新的荆楚文化、赓续不胜不休的红色文化,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总书记近日考察时强调,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我注意到,新华每日电讯5月23日以《万里长江“蝶弯处”,“化茧成蝶”冲霄舞》为题整版刊发,讲述让湖北“省以城名”的鄂州,从吴楚古都到空港新城,“块头”虽小却“大有乾坤”的故事。期待鄂城区发挥得“中”(中部崛起)、得“圈”(武汉都市圈)、得“天”(空港新城)独厚的区位优势,以“敢争第一、勇创唯一”的精神区位,以“小而精”彰显高质量、以“小而优”突出高水平,高奏乡愁和文旅的“时代交响”,做好“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大文章,在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上当尖兵、打头阵,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立新功。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程华东(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湖北省委宣讲团成员,鄂城区首届网评大赛专家评委)
责编: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