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进步的阶梯,文字是人生的足迹。在我心里,文稿中有着“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豪迈气概,有着“天地入胸臆、笔底生风雷”的快意人生,更有着“文字无小兵、提笔皆将帅”的价值追求,文稿工作苦在其身、乐在其心,“恨”在其表、爱在其中,是一份苦乐交织、爱恨交融的事业。经过长期的岗位锻炼和实践历练,让我对综合文稿如何抓“魂”破题、立“骨”布局、填“肉”成文,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和更加执着的热爱。
热爱就要以“学得深”破题
政协工作平台高、无边界、牵涉广,必须愿学习、勤学习、善学习,不断为文稿“破题”提供丰厚滋养。多年以来,我以“一日不学、坐立难安”的紧迫感,狠抓理论学习,整理积累了38大类、50余万字电子笔记,努力为写好综合文稿多做“有”米之炊、多注“有”源之水。
一要学深“上头”。综合文稿的首要标准是政治站位,写好材料的首要能力是政治素养。对我来说,必须跟进学习、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什么、党中央部署什么、全国政协关注什么、省委要求什么”,把准新方向、对准新口径、核准新提法,确保文稿材料政治上过硬、政策上过关。
二要学深“外头”。写好文稿,要求“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然而,兵与帅之间,不仅有“职务差”,更有“信息差”。对我来说,要弥合“信息差”,就要善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处处留心相关杂志简报和交流材料,广泛涉猎兄弟省市的好经验、好做法,用他山之石、琢自己之玉。
三要学深“下头”。对日常工作而言,越往下越贴近群众、越鲜活生动,越能让我们受到启发、获得灵感。我们常写的讲话材料,主要是“自上而下”地作部署、提要求。这就意味着,既要摸清实情、熟悉下情、掌握民情,对基层鲜活生动的好案例、好故事,了然于胸、信手拈来,更要用听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徐徐展开、娓娓道来,把文章写在大地上、写进群众中。
热爱就要以“熬得住”破土
俗话说,神枪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同样,“材料党”都是用无数篇稿子练出来的、用无数个通宵熬出来的。所谓“熬得住”,就是要沉下心、扎下根、吃下苦。
一要熬得住“写不完”的苦。文稿是服务政协履职的重要载体,是发挥政协优势的重要渠道。无论是知情明政,还是建言资政,亦或是协商议政,都要以文字为依托。因此,“材料党”的材料总是一篇接着一篇,一天坐到晚、一年忙到头。当面对父母的关心、妻子的操劳和孩子的依恋时,总是戳中对家庭的愧疚之心和亏欠之情。
二要熬得住“写不出”的苦。每个“材料党”都会经历自己的“瓶颈期”,经常会感到山穷水尽、江郎才尽,像是钻进了“死胡同”,即使抠破了头、咬秃了笔,仍然没有头绪、没有思路,纵使心中有千言,却也下笔无一字。
三要熬得住“写不好”的苦。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近年来,随着模范机关建设持续深化,组织上对文稿的标准,同样向着“国字号”对标、朝着“一梯队”看齐。要求拿出去的文稿,既要体现短实新、又要追求信达雅、更要彰显精气神;既要有领导满意度,又要有听众认同感,更要有实践操作性。因此,想写出一篇“既要...又要...更要”的好材料,堪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热爱就要以“霸得蛮”破界
在湖南方言里,“霸得蛮”是敢突破、不服输的意思。对综合文稿来说,不是以个人名义“抒一己之情、立一家之言”。这意味着,必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越过习惯的“边界线”,用“霸得蛮”的精神突破自我。
一要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当前,我省支点建设如火如荼,形势变化快、信息更新快、工作推进快,稍不留神就会写“错话”、写“老话”、写“外行话”,影响工作的严肃性和组织的公信力。因此,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必须时刻关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深化改革、生态环境等各行各业的新形势、新变化,不断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
二要突破自己的思维边界。惯性思维像一位老邻居,经常相处久了,难免产生依赖。写材料不能总写那些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严谨的套话,总要想想如何多一套方案、多一个框架、多一种写法,为材料留足辗转腾挪的空间。突破自己的思维边界,必须善于在借鉴中积累、在消化中吸收、在创新中提高,真正打破“老老生、常常谈”的思维定式。
三要突破自己的风格边界。俗话说,水无定形、文无定法。从文风偏好来说,组织层级越往上,文风越严谨;组织位阶越往下,文风越灵活。同理,不同领导同志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取向和风格偏好。归根结底,突破自己的风格边界,必须忘却“自我”,听领导话、仿领导样、跟领导走,体现好领导本人的意图、主张和见解,彰显出领导本人的思维习惯、表达方式和独特风格。
热爱就要以“耐得烦”破茧
蝴蝶破茧是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成长典范。同样,文稿要走向“破茧成蝶”,必然要经历“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必须要耐得住破茧成蝶的成长阵痛。
一要耐得住自己的否定。世界上“最难的破茧”是否定自己。否定自己,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自己给自己的文章,闹一次“自我革命”、来一场“三堂会审”:反复从内容上审视、反复从形式上推敲、反复从语言上斟酌。通过一次次自问、自省、自察,从而在否定中寻觅、在寻觅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
二要耐得住同事的否定。能看得见自己的问题是能力,能听得进质疑的声音是胸怀。对我来说,就是既要学会容纳、更要学会悦纳,始终以“空杯心态”把每次“过堂会审”作为一次思维碰撞的过程、取长补短的过程、开拓视野的过程,更好地“碰”出灵感、“撞”出火花、“雕”出精品。
三要耐得住领导的否定。领导同志审改稿件,既是组织赋予的权利,更是履职应尽的义务。领导同志往往比起草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无论是把关定向,还是点睛添彩,都蕴含着领导的经验、智慧和功力,其“花脸稿”是难能可贵的“学习范本”。因此,要拿出“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态度,勇于正视问题、坦然接受批评,悉心体悟、仔细揣摩领导平日里强调最多的、谈话提到的、“脱稿”发挥的、动笔改过的内容和观点,努力向一挥而就、一稿成用的方向前进。
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文稿工作犹如在黑暗中前行,有时会看不清方向,有时会看不到未来。然而,因为热爱,我愿意从挑灯夜战的黑夜,迎来曙光熹微的早晨;因为热爱,我能够从岁月轮转的漫长,看到傻傻坚持的意义;因为热爱,我相信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真情移星斗、星斗照归程!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肖迪(省政协办公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