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观点:“嫦娥”终能“抵月”彰显中国实力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04日12:03 来源:

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嫦娥四号的成功着陆,是人类又一个航天梦想的成功“落地”。(1月4日,人民网)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对月球有着特殊的感情。“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诗词歌赋,则承载着无数文人雅士的浪漫情怀……离地球十分遥远的月球,在不断变化形状的过程中,总能激起人们对未知天体的好奇、对无垠宇宙的思索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自2003年3月,由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正式起动的月球探测计划起,对月球的探测就从未停止。

新年伊始,经过26天、约40万公里地“长途跋涉”后,嫦娥四号这个小小的探测器厚积薄发,突破重重险阻,完成了人类探月史上无比震撼的地外天体登陆,并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月背影像图。中国成了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正面与背面都成功实现探测器软着陆的国家。如果说六年前的嫦娥三号探测器迈出了中国人在月球上的第一步,那么,今日的“嫦娥四号”则是踏出了全人类的在月球背面的第一步,也是人类探索月球的关键一步。中国此次在探索太空领域的进步,受到来自世界的广泛关注。

大约60年前,苏联的月球3号探测器传回了第一张月球背面的影像。大约50年前,美国阿波罗8号的3位宇航员在环月飞行时,成为最先亲眼看见月球背面的人类。但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上,这片“宁静之地”却从未被真正抵达过。而且,由于被地球潮汐锁定、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等原因,在地球上能观测到的只有约59%的月面,永远看不到月球的背面。

通过已发射的大量绕月探测器了解到,月球背面对研究月球和地球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对其开展形貌、物质组成、月壤和月表浅层结构的就位与巡视综合探测,可促进对月球早期演化历史的新认知,对研究地球的早期历史有着重要价值。同时,这片“宁静之地”拥有着绝佳的天文观测和宇宙信号接收环境,能够监测到地面和地球附近的太空无法分辨的电磁信号,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有望取得重大天文学成果。

如今,凝聚着中国航天人智慧与实力的嫦娥四号,正在探索着月球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从在地球和嫦娥四号之间建设“鹊桥”,到嫦娥四号进入地月轨道、抵达月球附近“刹车”,再到其在月球背面成功实现软着陆,“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成为现实。这其中每一个环节的顺利实现,都饱含着无数中国航天科学家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的执着和勇气,彰显着着中国强大的科技创新的实力与底气。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作为中国一系列月球探测计划中的一环,嫦娥四号第一次揭开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实现了好几代科学家的共同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崭新篇章。接下来,搭载了德国研制的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携带了荷兰研制的低频射电谱仪的嫦娥四号,还将奏响国际科技合作的交响曲,以更加开放、合作的态度点亮世界航天科技的突破之光,让全人类共享科技进步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稿源:荆楚网

作者: 张小草

【纠错】编辑: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