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观点:乡村教师的眼里有孩子们的“远方”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14日10:29 来源: 荆楚网

1月13日,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在京发布《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各地共招聘特岗教师7.7万人,分布在1万多所农村学校,乡村小学和初中生师比低于国家标准。不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1月13日新华网)

“心有光芒,必有远‘芳’”。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懵懂蹒跚年代的启蒙老师,大概就是他们人生里最初的诗与远方。《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在京出炉的当天,遥远的三亚恰巧在颁发“马云乡村教师奖”。这是腊八节的巧合,也是农村教育的现实语境。无论是这份中国农村教育的“年度体检报告”,亦或是公益基金呈现的具体而微的“乡村教师”“乡村校长”的非典型性故事,皆说明乡村教育早已超越“补短”层面的悲悯意义,而成为乡村振兴和教育复兴的爆款课题。

职称困扰、编制壁垒,社保之虑、待遇之别……这些现实的“大山”,是乡村教师“请不来、留不下、待不住”的根源。2018年,有媒体调查发现:广西百色、河池、柳州、贺州、来宾、崇左等9个设区市招聘一批乡村教师,每市均出现数百个岗位无人问津的现象,共2230人。事实上,2015年以来,各地乡村教师招聘不时出现空缺现象。一方面是虚位以待,另一方面是乏人问津。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多少也佐证了这种隐忧: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各地共招聘特岗教师7.7万人,分布在1万多所农村学校,乡村小学和初中生师比低于国家标准。2017年全国小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95.26%,其中农村为93.80%;全国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84.63%,其中农村为81.10%。一切教育资源与关切的前置,才是解决乡村教育历史性欠账的正解。

乡村教育,事关当下的扶贫攻坚战,事关长远的社会结构稳定。扶贫先扶智。“帮助农村全面脱贫,乡村教育的发展是必经之路。”在精准脱贫的关键一役,乡村教育便是撬动整个农村版图与命运的那个支点,无论是多少遍的提醒或重申都不为过。民间层面的“乡村教师计划”“乡村校长计划”“乡村师范生计划”“乡村寄宿学校计划”等,乃至官方版本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等,皆是强调人的支撑性作用。

教育是人的事业,离开了人,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至于构建纺锤形社会结构或纾解固化阶层之忧,大概没有什么比教育公平更便捷、更合适的第二条道路了。从古时的乡贤乡绅到今日的志愿教育,后赋公平的期待、人生出彩的梦想,大概是支撑一切情怀与作为最本色的动力源。

2018年的中国教育话题榜上,我们关注过“一块可能改变命运的屏幕”,进而热火朝天地讨论过双师教学等模式的效用。只是,“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目标,显然不是一块电子屏、一个教学联合体就能速效解决的——涵养乡村教育的良好生态,仍需立足于人、仍需从“人”字上破题。

我们反复追问:一个民间的公益计划每年产生20个获奖的校长、100位获奖老师是否能影响我国乡村教育未来走向?答案也许是肯定的。从“人”的层面关注乡村教育的未来,也许是乡村教育供给侧改革在新时代的使命所在、前途所在。

让乡村教师成为体面而有尊严的职业,他们的眼里才能自带光芒、进而让孩子们看到春风浩荡的未来和“远方”。

稿源:荆楚网

作者:邓海建

【责任编辑:詹蔷】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