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终日趋临近,很多单位也开启群众满意度调查模式。近日,某县纪委对120户贫困户打电话询问满意度,并根据调查为相关单位给予相应的年度考核分。这原本是常规动作,可却出现了“呼叫转移”现象。原来,有少数扶贫干部担心帮扶对象“说不好”,将其手机号设置了呼叫转移,以备“不时之需”。
扶贫开发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下真功夫、真扶贫、真脱贫,是党和国家对扶贫干部的总体要求。然而,在实际扶贫工作中拿贫困户电话做文章的现象并不少见。有的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电话号码不是据实填写,而是胡乱编造,有的则填一个停机的电话号码、空号;还有的为了达到“了如指掌”的目的,竟把自己亲朋好友、甚至父母、妻子的手机号码填写成贫困户的电话号码。
扶贫工作做得怎么样?贫困群众最有发言权。采用打电话的方式“静悄悄”地进行满意度调查,可以避开相关干部提前对贫困户“授意”和“培训”,避免群众“被满意”。但,如果对少数别有用心的扶贫干部而言,此方法就会被利用。
从现象上看,贫困户电话被“张冠李戴”是为了完善相关资料,不在建档立卡上留下空白,搞“呼叫转移”是为了应付监督检查,更是为了在满意度调查时给自己留个好评。往深层次看,则暴露出个别干部对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说到底还是是工作作风出了问题。如果此风不刹住,则脱贫攻坚的真实情况就难以准确掌握,就会打乱地方脱贫摘帽的部署,以至于成为脱贫攻坚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对贫困户进行满意度调查还需要做到“望闻问切”,防止被“呼叫转移”。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出现贫困户电话号码被“呼叫转移”的原因,与调查形式太单调,授人以隙。试想,如果满意度调查不是舒舒服服坐在办公室打打电话,而是深入田间地头,深入街头巷尾,不仅对贫困户进行面对面问询调查,而且现场“采访”其他群众,听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获得第一手最真的资料,听到最真实的声音,这才是真满意。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对搞“假把式”,玩“呼叫转移”的干部还需要加强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严肃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批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决定从2018年到2020年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因此,对于在扶贫工作中搞“呼叫转移”等弄虚作假的干部就必须强问责、严查处,使之守土有责,尽责扶贫,尽心扶贫。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