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观点:深挖退休“老先生”这座富矿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8日14:19 来源: 荆楚网

2018年8月,55岁的李华在微信公众号中看到了一则大凉山地区招募支教老师的推送,刚刚从大学图书馆中退休的她便当机立断,决定动身前往陌生的四川凉山,开启后半生的新生活。(3月16日《广州日报》)

看到这样的消息,大家一定会被这位退休女教师的事迹所感动。是的,李华老师退休后便告别繁华都市,立即动身前往陌生的四川凉山,想帮助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提高授课质量。众所周知,教育是启迪民智,振兴经济,摆脱贫困的重要保障,而越是欠发达地区,越是需要教育的助力。如果教育上不去,落后地区的发展就将陷入“死循环”。

而李华老师退休后到相对贫困的大凉山任教,就是在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助一臂之力。她的善举,正是把自己的“教育输血”计划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一句“这里的快乐现代文明给不了”道出了她对大凉山孩子的挚爱,展现出一名退休教师扶贫济困的情怀,这是对教育的忠贞,对落后地区教育事业的牵挂。可贵的是,李华老师把关怀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李华老师的事迹着实令人感动,也引发思考。事实上,像她这样志愿到边远地区支教的退休教师还有很多。去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印发的《银龄讲学计划实施方案》中提出,2018年至2020年面向社会招聘1万名优秀退休校长、骨干教师、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传授经验,第一批讲学教师于2018年秋季到位。各省市也相应出台了相关措施,鼓励包括退休教师在内的教师到边远地区支教。

其实,虽然不少教师到了退休年龄,但工作热情依然不减,而招募退休教师到乡村支教,让有能力的退休老师继续为教育事业发挥余热,就是一个可行之举。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长期存在,囿于现有体制,地方教育部门很难在人员编制和财政投入等方面实现大的突破,而招募退休教师无疑是一种有力补充。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对基层师资进行补充,是为边远地区教育补短板的一种创新和尝试。

相对于中青年教师,退休教师家庭负担较小,更能用心服务于农村教育。此外,退休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这对改善偏远学校师资结构,提升农村学校教学水平均有很大益处,是破解农村教育资源贫瘠问题的一个实招。农村地区那么大,无论如何都可以为退休教师提供一个“用武之地”,而李华老师的经历就是一个有力证明。

接下来就是如何让李华们顺利支教的问题,这既需要“银龄讲学计划”为其提供便利渠道,又需要把这样的消息传播出去,以让更多退休老师知晓。其实,想发挥余热的教师并不在少数,但在宣传上还需更到位。此外,有些退休教师,迫于家庭原因,如丈夫或妻子有顾虑,或子女的担忧等,放弃了原本支教的打算。因此,鼓励那些家庭负担小的退休教师支教,还有赖于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如此才能使更多退休教师,把执教愿望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退休教师其实是一座“富矿”,有可深挖的必要。如今生活变好了,年龄大都在60岁左右的退休教师,精力还比较充沛,那么,通过退休教师给边远地区“贫血”教育“输血”的方式,就一定能提高这些地区的教育质量,也为这些退休教师的人生增添一笔亮色,可谓双赢之举。由此,深挖退休“老先生”这座富矿,让更多李华老师把支教愿望变成行动,所有与此相关的人或部门,都应当给予足够的支持。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天放

【责任编辑: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