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四川广安岳池县27名县级部门局长在当地亮相,依次上台向大家介绍身份及工作计划,并现场公布了手机号码,方便和群众联系。3月26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依次拨打了这27个电话,发现电话均能打通,其中有部分局长没有接听。接听电话的多位局长表示,公布电话后,基本都接到过居民打来的电话。专家认为,公布手机号不能停留在表面,更重要的在于坚持执行。(3月27日《北京青年报》)
在“互联网+政务”的大潮下,领导干部纷纷公布个人手机号码,一方面,是为了达到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质性效果;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政府开放的态度,是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有的官员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为他们的电话号码,要么一直占线,要么是空号,根本打不通。这样的“热线”变“冷线”难免让老百姓心中生疑,相较于当初公布电话时的信誓旦旦,这些官员在此事上的表现无疑显得诚意不足。
领导干部公开手机号要避免“昙花一现”,政府信息的公开也不能止于此,更要看看其他的政务沟通是否真正做好了,保持“服务在线”,才是为民大计,也是领导干部应该有的服务姿态。否则,一旦领导变成群众大事小情的“接线员”,缺乏后续的制度维护与执行,就很可能过犹不及,不仅容易让领导忙的应接不暇,抓不住重点情况,也可能弱化信息公开在官员心中的严肃性。
笔者认为,局长公开手机号码倒不如开通热线,这样既避免了领导应接不暇的问题,也可以将百姓的问题收集并整理,这就像是给权利套住了“缰绳”,反而能够让干部有所作为,大有作为。领导不可能就每一个电话所反映的问题都熟记于心,并解决。部门开通热线既不是政绩表演的“真人秀”,忽悠民意的形式主义,又能够避免让有些权力躲在无人监管的“保护伞”下,如果这些部门服务热线能够高效有序地运转,何愁解决不了百姓的问题。
局长公布手机号让百姓“有事可以找领导”,是政府向百姓释放政务公开的信号,但要避免“昙花一现”,克服一些官员产生的畏难心理,我们更该期待的是程序化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过程,多一些干群沟通渠道当然是好事,但最关键的还是要能够使渠道畅通,关心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着实为老百姓解决难事,别沦为形式主义的“花架子”。
稿源:荆楚网
作者:曹瑞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