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观点:弘扬清明文化,发扬孝老精神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4日22:48 来源: 荆楚网

每到清明节前后,人们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出门扫墓祭祖。此乃怀念先祖、敦亲睦族之孝行,凸现了中国人千百年来对祖先的尊崇,对血脉责任的认同。自从清明节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之后,清明的节日氛围日益浓烈,清明的“孝”字内核也逐渐引人深思。

在祭祖中“表孝意”。 清明祭扫旨在对逝去之人的缅怀,表达对逝者的敬意。缅怀过去,表达对先祖的思念;总结成绩,表达对先祖的感觉;计划未来,希望先祖对自己保佑。在祭祖过程中是后辈对先辈爱的表达和思念的传递,现在的自己是先祖的付出和赐予,长辈离去才悔恨自己当初的不够珍惜。曾经的爱意未能尽情表达,此行的祭祖让孝意在真诚中流露。

在生活中“尽孝心”。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逝者已矣,但生者仍在等待,等待儿女常回家看看,等待儿女为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在清明节之际,我们祭祖扫墓,缅怀先人,悔恨曾经没有抓住更多的时间区陪伴去世的老人。在当下社会,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现象让养儿防老这句话成了世间最大的谎言。趁着父母还在、老人还好的幸福时光,给父母尽孝心、陪父母话家常已时不我待。不要让“你养我长大,我伴你到老”成为戳到你痛处的语言,要让其成为生活中幸福欢笑的日常。

在家风中“传孝行”。百善孝为先。孝为善行之首,也是家风传承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一个家庭能否做到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其关键性的因素就是这个家庭里面的家风相传问题。言传身教是 “孝”文化传承的不二法门,也是家风永续相传的关键一招。曾有一则广告打动了无数人,“妈妈给姥姥打洗脚水,孩子给妈妈端来水洗脚”。大部分感动于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很懂事,其实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重言更重行,在生活点滴中重家风教育,更重身体力行。

清明节是中国的孝意之节,是中华民族孝文化的有效依托,是中国人民重视家庭文明的有力证据。传承孝道需敬,更需行,在清明祭祖时,要不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常回家看看,让长者更好地颐养天年,少一些“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在清明扫墓时,要牢记在家庭生活的点滴中关注孩子教育,让后代潜移默化地传承家风,少一些“少年犯罪而不知”的悲痛。

稿源:荆楚网

作者:余金霖

清明文化 【纠错】编辑:李双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