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在线学习平台在中国知网正式上线发布。据介绍,为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加强科研诚信教育,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中国知网开发了“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在线学习平台,为高校开展科研诚信教育提供信息化手段。
2019年初,“博士演员”翟天临直播中称没听过“知网”,被网友扒出学位论文注水严重,相继被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严肃处理;2018年底,媒体曝光南京大学“青年长江学者”梁莹的大量论文变成“404”无法打开,多篇文章存在抄袭等问题……众所周知,学术不端一直是科研学界的心头恨,但近年来反而有越打越多、屡禁不止的趋势。造假、撤稿事件时有发生,学术不端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也须知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为了职称、收入、社会地位等名利而学术造假,绝不是学者应有之行为,对社会“坏榜样”作用危害极大。因此,对学术不端的行为不能姑息,要下狠手,将水分挤出来。
我们不禁想问: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愈演愈烈、屡禁不止的根源是什么?某些科研人员的功利性强、自我约束力低固然是一方面,但其根本原因在于评价学者水平的机制存在问题。目前,学界和社会对研究者学术成就的评价机制,有些过于简单粗暴。
海归博士比土博士值钱、SCI比国内期刊值钱、有头衔比没帽子值钱……这样的现象十分普遍。尽管随着时代发展,学术评价机制一直在改变和进步。但也只是从简单统计论文和课题数量,改为当下最流行的方法,即统计高影响因子论文、论文引用率和高级别课题数量而已。
这种过于功利化的评价机制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导致很多科研工作者不得不根据考核指标的要求和变化来开展工作、发表论文,最终将大大妨碍学术创新和社会进步。
在当前的评价指标和绩效标准下,一些出成果慢的基础学科研究者,越来越被边缘化。研究资金短缺、职称晋升困难等带来的焦虑,大大削弱了研究者们的耐心。无形中促使少数人为了快速得出理想结果,或在高影响因子刊物上发表论文,选择铤而走险,在数据、图像、调研结果上动起手脚,甚至采取剽窃抄袭等低劣手段。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教育部也将强化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查处列为2019年工作要点,对学术造假等行为“零容忍”。
学术不端的处罚方式各有不同,在关注度高的几个案例中,“重罚”不失为一个警醒学者的好办法。2019年3月25日,美国杜克大学波茨·康德学术造假案宣布告终,杜克大学将向联邦政府支付1.125亿美元赔偿金,并向举报人支付3375万美元作为奖励;此前,韩国生物学家黄禹锡伪造多项研究成果以及洗钱,被判处有期徒刑18个月,缓刑两年。
在处理学术不端问题上,不少国家专门设立类似“研究诚信办公室”的机构,通过评估、调查、裁决和上诉等程序来确认违规,如涉及犯罪则将移交给司法机关处理。我国不妨予以借鉴,对学术不端的监督和惩罚,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学术机构,形成从上而下的纠察惩处机制。同时,建立同行监督评议、举报人有奖等合理有效的制度,让学术不端行为无所遁形。
更重要的是,应不断对学术评价体系进行深入改革,实事求是地评价科研工作者的成果,鼓励学者潜心研究、创新突破。如此,科研人员才能从内心坚守学术诚信,形成良好的科研生态,迎来英才竞现、成果泉涌的生动局面。
稿源:荆楚网
作者:言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