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数字赋能,让城市生活“心有灵犀”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03日11:06 来源: 荆楚网

这两年,地方政府对新经济的重视前所未有。整个5月份,可以说是国内的“数据与智能大会月”,先后召开了第二届福州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第二届天津世界智能大会,第五届贵阳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今年8月份,还有第二届重庆智博会。(6月2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数字有创新,数据会赋能——这大概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在数据与智能领域的共识与焦虑。若能借助大数据新业态弯道超车,改变的不仅是地方部门对传统经济增长路径的依赖,改善的更是城市生活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数字经济的滚滚大势,错过的代价谁都承受不起。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占GDP比重34.8%。站在宏观角度而言,实体与数字的融合,创设了新业态新模式,比如更多传统制造业工厂正在用“数字”撕去“代工”标签;于微观层面来说,扫码进店、智慧教育等,数字的春风吹进了柴米油盐的生活场景。比如有平台今年1月推出“暖冬计划”、描摹了“三个一百万”愿景:给一百万商户提供完整的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在新兴特别是三线以下城市服务新的一百万商户上线;新增一百万个工作岗位。这大概便是商务部《2018国内网络零售发展报告》中重点提及的“行业数字化”与“布局中小城市”之意:数字,让城市生活与更美好的未来真正“心有灵犀”。

最温暖的数字经济,也许不在BAT大佬们的高谈阔论间,而是下沉在千门万户的寻常日子里。

软硬件基础设施越发便捷高效。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再一次对网络提速降费作出部署,提出在300个以上城市部署千兆宽带接入网络,实现移动流量平均资费降低20%以上。不过,在数字赋能的路上,大概还离不开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制度推动,比如制定《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等;二是企业尽责,比如饿了吗口碑在昆明和大理打造的两条“数字化送餐服务一条街”等;三是城市融合,比如从鳞次栉比的创新商户到云南“母子骑手”传说。数字赋能要从一腔热血的梦想落地为无限可能的精彩生活,需要每个市场主体都能有接受变革的理念、悦纳数字生活的心。

新经济、新科技、新商业,改变的不仅是一种经济结构,更深度重塑着一种生活方式。集聚全社会创新创造资源、扩大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数字赋能不仅在消费端升级着市民的生活质态与质量,更在生产端创造着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可能。比如以新职业数字化管理师为例,当前从业人员已超过70万人。在数字赋能的城市,更高质量与更公平的发展得以成为可能。最简单的一个道理是:就算你没有这个城市的“户口本”,但这并不会妨碍你在城市里数字化创业,你学习的app、你点的外卖、你从事的数字服务,跟户籍依附等传统生活范式越来越没有必然的关联。一句话,越是数字赋能的城市,越是在平权的路上走得豪迈而踏实。

今天,数字改变的,也许恰恰是时代所期的、民生所盼的。迎接数字经济的浪潮,求变、求新、求务实,让商家的生活更美好,让求职者的生活更美好,让消费者的生活更美好——如此“心有灵犀”,这才是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样本。

稿源:荆楚网

作者:邓海建

【责任编辑:詹蔷】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