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垃圾分类急需源头终端合力而为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04日18:38 来源: 荆楚网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6月3日,新华社)

所谓垃圾,其实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如果不能对垃圾正确分类、充分循环利用,就是对有限资源的最大浪费。据研究,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1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1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但是,如果没有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这些隐形资源就无法成为巨大的社会财富。

废纸、废塑料、废玻璃、旧衣物都可以回收分解加工后变成原料;剩饭、剩菜等厨余垃圾处理后可以变成有机肥;旧手机、旧家电可以拆解提取宝贵的稀有金属;其它可燃性高的垃圾可以去焚烧发电;实在处理不了的垃圾再去填埋。如果只是一股脑简单地填埋或焚烧,不仅会造成新的环境污染,更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土地。因此,垃圾分类看似只是小事一桩,但实质是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大事。

5月底,北京提出将推动公共机构、经营性场所开展垃圾强制分类;7月1日起上海将正式施行《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意味着生活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推进垃圾分类。然而,当我们审视身边的日常生活,却发现全社会性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工作进展仍显缓慢。

究其原因,很重要的问题是垃圾分类源头和终端尚未形成良性循环,甚至出现破窗效应。一方面,不少人对现行复杂的垃圾分类方法不熟悉,更谈不上坚持垃圾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分类源头质量较差;另一方面,很多地方大力倡导甚至试图强制市民垃圾分类,却在清运、中转和处理等后续环节,出现混装混运等简单粗暴的不当方式。源头影响终端,终端影响源头,我国垃圾分类急需源头终端合力而为。

如何提升每个人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又如何形成垃圾分类回收的高效利用?我们不妨借鉴吸收瑞士等发达国家在垃圾分类方面的先进经验,权责分明、奖罚有度,将强制性的法律规范与可行性的奖励举措相结合,刚柔并济,让垃圾分类处理不仅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更形成一条绿色生态的产业链。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垃圾分类创造的是一个垃圾生态处理的社会,一个资源循环再生的社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而这一切只需要我们的举手之劳。

稿源:荆楚网

作者:言微

【责任编辑:田曼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