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有媒体报道了安徽省砀山县龙潭村干部“精准扶亲”事件。而在媒体记者的调查过程中,当地群众还反映,就在这个龙潭村,与脱贫攻坚挂钩的危房改造政策,也走了样。(6月12日,澎湃新闻网)
房里见天的危房,得不到改造,而一些明明住在楼房里的人家,却改造了“危房”;得到改造的危房户,拿到的补贴却不全是自己的,还要给村干部送回扣;改造好的危房成了无人居住的“摆设”,需要改造的危房却仍在住人……当地危房改造问题远比想象中复杂。不过,与问题本身的沉重相比较,当地政府的态度则更令人感到痛心。
在媒体记者的调查中,很多问题“不止镇里知道,县里也很清楚”,甚至“县里督察都发现很多回了”,而问题的根源也早被摸得很透,“造假全是村干部搞的”。问题也明显,“病根”也清楚,可当地政府就是拿不出解决办法,采取默许纵容的态度,甚至还以“没有那精力”“弄假的太多、查不完”等借口搪塞。
很显然,这就是一种狡辩,无非就是找借口想甩开责任。人的精力固然有限,但服务群众不能自设上限,工作也不能没有底线。群众最需要什么,干部就应该下大力先抓、先解决;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干部就应该坚决防范和打击。明知道危房改造问题多、村干部弄虚作假成常态,还不快刀斩乱麻、肃清病根,给群众一个满意交待,却仅是口头提醒村干部“现在上面查的紧,任何人都不要造假”,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又能约束到谁?到头来不还是问题越来越多,摊子越来越烂。
上面松一寸,基层松一尺。连基层群众都知道有人在危房改造中“诳人家公家的钱”,地方政府却置若罔闻,对问题“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在上面验收、检查的时候,变相“打马虎眼”,掩护过关。但凡有一个领导干部能讲原则、讲正气,又怎会让问题长时间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毫不客气地讲,正是因为地方政府的纵容和包庇态度,才让村干部肆意妄为、无所顾忌。而也正是这种毫无原则可言的“和和气气”,让当地政治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污染。
有病就得治,重症更得来猛药。事实上,党规党纪早就对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置做了明确规定,无数类似案例也给曝光问题的处置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药方”很多,需要的不过是地方党委、政府拿出壮士断腕、刀子向内的魄力,照单子抓药,拔病树、去病根,让有问题、有责任的人一个不落下,全部接受党纪国法的严惩,彻底肃清糜烂风气,还当地群众一个清爽政府。
据悉,当地县委、县政府已经成立联合调查组,将围绕精准扶贫展开“地毯式”排查,对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进行再督导、再核实,并表示,“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实事求是予以处置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我们期待这个结果来得再快些,让“药效”来得更好些,不要让当地群众再受类似伤害。
来源:荆楚网
作者:史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