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大学生评论大赛】垃圾分类要立法更要人人自觉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5日19:50 来源: 荆楚网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7月1日实施以来,持续引起广泛关注,垃圾分类已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话题。该条例自推行以来,已开出多起罚单,数家企业及个人因不按规定对垃圾进行分类而受到警告或处罚。立法具有强制性,在推行垃圾分类时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但垃圾分类是一项每天都在进行的事项,关键还得人人自觉。

社会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与国民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准。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不仅可以防止垃圾的粗放处理,还可以变废为宝,通过二次利来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由此可见,立法推动垃圾分类,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多起罚单的出现体现出上海市治理并推行垃圾分类的决心,也显示出普及垃圾分类的难度。显然,开罚单不是目的,严格执法是为了能让垃圾分类尽快普及,让更多的人养成一种认真对待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垃圾分类是一直全国各地在大力提倡的事项,但大众或企业遵照要求执行的并不到位,再加上缺乏法律的约束,以及惩处力度不大,很多垃圾分类要求都流于形式。长期以往,对环境带来较大损害,同时还导致坏习惯的养成。

治顽疾还须用猛药。通过立法来规制,同时强化执法,让没有垃圾分类习惯的个人或企业做出改变。但是,仅仅停留在让人不敢不分的阶段,是垃圾分类的初级阶段,是治标不治本的。推进垃圾分类,关键在于要让每个人完成从"不敢不分"到"不想不分"的转变。这两种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强制遵守,而后者是自发行为。

上海市此次条例的推行为治理垃圾分类相关问题开了一个好头。但是完成这种转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多方长期的坚持和努力。严格的立法管控是必须的,与此同时,还需要职能部门、媒体等进一步加大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只有当垃圾分类"硬约束"成为人人自觉践行的日常习惯,美丽中国建设才会更有成效,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才会更加美好。

来源:荆楚网

作者:常浩宇

学校:中国地质大学

【责任编辑: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