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以开放思维激荡人才工作活水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4日14:45 来源: 荆楚网

“热忱欢迎更多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热忱欢迎更多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在近日的调研中,中组部陈希部长提出“两个热忱”,释放出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工作理念,可以说,为做好新时代的人才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正成为社会广泛共识。然而,也还存在人才队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人才创新创造力不强、人才体制不活等问题,如何激荡人才工作活水?需要用开放的思维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

开放理念,海纳百川聚人才。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人才资源成为全球范围流动的资源。各地在竞相引才的同时,也出现了人才招引的“假空虚”。一些地方引才不切实际,贪大、贪高、贪洋;有的“身边有才不是才,守着人才找人才”,重视“天边”、忽视“身边”,导致人才梯次不齐、结构不优。这就需要树立开放思维,以开放的理念“吸引”和“捕获”各类人才,既要有“天下英才皆为我用”的国际视野,也要注重培养身边人才;既要能吸引国外人才,又要能调动“候鸟型人才”,如此,才能发挥人才“蓄水池”作用。

开放姿态,唯才适用育人才。百年大计,育人为本。人才工作是系统工程,人才培养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环节,直接关系人才的效能。人才根在“用”、贵在“育”。当前,一些地方重引进轻培养,人才一“抢”了之,学用不衔接,“学了很多”但“没学会什么”;有的地方注重“高精尖缺”人才的培育,忽视其他人才的资源配备,造成人才资源、人才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的“营养不良”。做好人才工作,必须要开放姿态,构建人才工作“一盘棋”,做到人才培养,与产业布局互动、与技术创新融合、与城市发展同步,分层分类培育各类人才。

开放举措,软硬兼施兴人才。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政策和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应当看到,只有营造干事创业的好环境,才能让本土人才长得快、干得好,让外来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时下,一些地方人才进不来、留不住、用不活,根因在于体制机制不活。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奋斗精神、创造活力,就需要创新举措,统筹考虑就业、教育、医疗等,一方面完善宜家宜业的硬环境,一方面保障公平激发活力的软环境,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真正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性环境。

来源:荆楚网

作者:王青玲

【责任编辑:林杉】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