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了假期游学项目。近年来,游学已经成为中小学生中的一股“潮流”,甚至在一些家长和孩子眼中成为必不可少的假期项目。我国游学市场因此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关于游学效果,不少家长感觉孩子假期游学的收获通常都低于家长预期。只“游”不“学”、“游”多“学”少被指为游学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7月25日 《中国青年报》)
游学,自古有之,从孔子携学生周游列国,到柏拉图游历地中海沿岸,无不在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知过程。游学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了解和认同,增进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包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赋予独立的审美观。
对于家长而言,送孩子参与“游学”,其目的在于体验生活、学习自立、开拓眼界,然效果却让人颇为失望。调查显示,只“游”不“学”,“游”多“学”少是不少家长反映的主要问题,其他问题还有:实用性不强,收费高、乱收费,管理不规范、虚假宣传等。
之所以会出现诸多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游学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在“游学”热潮的刺激下,一些非专业的教育机构利用家长们对“游学”的盲目推崇以及过高期待,投其所好巧妙宣传,导致了只“游”不“学”、“游”多“学”少的现象;另一方面则在于人们对“游学”概念的曲解,以为游名校便能涨知识,到异地便能开拓眼界,去国外便能学外语等,殊不知真正的“游学”乃是一种异地求知的过程。
诚如《人世间·匠石之齐》所讲,一个名叫齐的木匠到齐国去游览,途中看见有一棵为社神的栎树。这棵树大到可以供几千头牛遮荫,可以造船的旁枝就有十几枝。观赏的人群好像集市一样,匠伯不瞧一眼,直往前走。弟子见状问师傅:“先生不肯视,何邪?”答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槨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可见,游学途中只有做到了善于观察、善于提问、勤于思考,方能将感性认知升华到“无用能寿”即“无用而大用”的理性经验。
借用影片《银河补习班》中的一句台词:“永远不要停止思考。”游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攀比,而是在“游”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进而找到兴趣、明确方向、努力奋斗、追逐梦想。
稿源:荆楚网
作者:盛柏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