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夸夸群在网上迅速走红,一大波夸夸群如雨后春笋般蔓延。在夸夸群里,无论你说什么,都会受到其他成员的夸奖,其原则便是“没有规则,各种夸,直接夸,随意夸”。夸夸群的迅速走红也催生了新的情感消费形式。打开淘宝,经营夸夸群商品的商家不在少数,“一本高材生花式夸人”、“夸夸群夸对象彩虹屁”等各式标签不胜枚举,费用根据群聊人数和时间而定,5—150元不等,从销量来看,多数商家月销量已超过500。
夸夸群的快速走红反映出当下我国国民的普遍焦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在所有受访者中,34%的人经常产生焦虑情绪,62.9%的人偶尔焦虑。正如学者王小章所言,人类社会已迈进了焦虑时代。华东师范大学郝宇青教授也指出,焦虑已成为当下国人的一种普遍心态。焦虑情绪使得当下国人亟需找到一个感情的宣泄口,夸夸群的强势走红,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青年群体缓解现实压力、排解焦虑情绪、获得情感支持的需求。“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碰到了沮丧的事,身边没有可以诉说的人,但是一面对‘夸夸群’里的陌生人时,你似乎才有勇气一股脑儿把‘槽’都‘吐’出来,因为在这里不会有人苛责你。”一位受访者如是说。
然而,夸夸群究竟是人们紧绷情感神经的缓和剂,还是人们在逃避现实?一方面,夸夸群的确可以为人们提供短暂的心理慰藉,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失意,群成员利用夸奖的方式可以给予被夸者温暖。然而,纵观夸夸群内部,大部分夸奖的话千篇一律,毫无缘由的夸奖纷飞,据淘宝商家透露,他们会给夸夸群群主提供“夸人模板”,这种“不走心”的夸奖并不会起到真正舒缓情绪、缓解焦虑的作用。不仅如此,目前,夸夸群的发展也进入了疲软期,人们对夸夸群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一位“夸夸群”的发起人表示:“大家普遍反映的一个心态,就是待了大概四五天之后,可能会有一点点被夸腻了,就不想要被夸了。”
作为一种“速食文化”,夸夸群短时间内可以给人们带来一些愉悦感,但是正如情绪情感管理专家张晓彤所说:“当你每天被夸或者一个月被夸十次的时候,人就没有感觉了,疲劳了,没有效果了……心理正常成长下的这种正激励和夸赞,必须是有的放矢的,没有缘由的夸奖,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夸夸群”可以作为当下人们情绪的一个解压器,给予人们些许心灵慰藉,作为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的“调味剂”,但我们绝不能沉迷于不真实的褒扬中。我们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直面挫折和问题的能力,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梳理情绪,而不是通过自我沉醉式的“求夸”自己,甚至削弱面对困难的勇气。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杨宇轲
学校:华中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