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消费产业受到波及,原本应该是旺季的旅游、航空、电影、演出、餐饮、食品等都陷入了淡季,每天损失超过10万元的单体酒店、垫付了数百万元经费的机票代理、退单达数百万单的旅游平台……如今,疫情已发生一段时间,部分地区也相继出台了扶植政策。围绕做好“六稳”工作的各项准备,也紧迫地提上了议事日程。(2月5日 第一财经日报)
春风微寒,人间滚烫。复杂的战“疫”情势之下,产业经济的自救与扶持,将成为经济社会的关键点、关切点。有一点是笃定的:疫情越严峻,越要让各类企业主坚定信心。
有伤治伤,冷中送暖。连日来,从地方到中央,扶持政策密集出台、关爱呼声接连不断。比如深圳多部门向业主单位和经营者发出倡议,免减租金共赴时艰;又比如北京暂定延长1月份、2月份社保缴费期限;再比如苏州则出台了十条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2月1日,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从增加市场流动性,从借贷、融资、还贷等多方面予以居民及企业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这些政策或呼吁,是及时的雪中送炭。不过,面对疫情制造的供需变局,还需从市场规律的角度应对与纾解。比如受疫情影响,大多数线下餐厅停业,员工则处于待岗状态;与此同时,零售商线上订单暴增,出现人手短缺现象。此时,线上零售商与线下餐饮企业资源整合,既能优化资源配置,更能携手共渡难关。眼下,盒马与北京心正意诚餐饮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云海肴、新世纪青年饮食有限公司青年餐厅达成合作,即两家餐企待岗工作人员到盒马再“就业”。如此一来,线上配送服务可以解决人手捉襟见肘的短期困境,线下餐饮人员也解决了待岗停薪导致的生计问题。更重要的是,临时调剂产生的运营配送力量,极大解决了疫情当下的民生刚需,稳人心、正秩序,一举多赢。
于此而言,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这种联姻或互助,盘活了供给侧的力量,将疫情之下的闲置资源及时用于产业自救的“刀刃”之上。互通有无、互助互救,无论是企业健康运营,抑或是践行社会责任,都是可圈可点的探索。疫情当前、考验之下,市场主体仍是最灵敏、最高效、最有活力的中坚力量,中国经济的弹性就在这些基于市场自觉的创举中彰显。而行政监管部门当呵护这种应时而动的创新,鼓励更多企业在应对疫情之时多些主动思考,多些创新之举。
再难的考题,也得拿出好成绩;再险的山峰,也得咬牙攀过去。中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企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不会改变。以市场自觉助力产业自救,引导多一些、鼓励多一点,寒冬必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稿源:荆楚网
作者:邓海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