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为清明祭扫披上文明“新裳”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6日16:29 来源: 荆楚网

四月即始,又到了清明插柳、祭奠故人的时节了。每年清明节前后,各类祭祖活动便频繁起来。人们通过修缮坟茔、理草添土、焚香烧纸等形式,告慰逝者的亡灵,寄托生者的哀思与对先辈的敬畏。

眼下,清明节即将到来,不少市民已经开始为祭祀亲人做准备。然而,今年清明时逢疫情,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祭扫,全国多地发布通告,暂停现场祭扫,推广“代祭扫”“云扫墓”等形式,以避免人员扎堆聚集,减少交叉感染,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疫情发生至今,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下,在全国上下和人民群众艰苦努力下,国内的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民众的生产生活秩序正在逐步走上正轨。众所周知,目前全国疫情形势虽有所好转,但疫情警报尚未解除,疫情防控意识还不能松懈。尤其近段时间境外疫情不断扩散蔓延,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各地面临着输入性传染风险。面对当下形势,各地暂停清明现场祭扫,倡导网络祭扫、居家追思等新方式,具有现实意义。

抛开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来说,倡导文明祭扫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千百年来,清明祭扫一直是人们悼念先人的重要内容,通常以烧纸焚香、燃放鞭炮等方式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移风易俗活动在全国各地的深入推进,传统的祭扫习俗已远远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如今,鲜花祭扫、网上祭扫等绿色祭扫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旧习,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时代新风尚。

祭扫是一种慎终追远的仪式,更是一种血脉传承的生命交流。通过祭扫,延续祖辈的训诫,让后辈懂得生命一代代传承的责任与使命,从而更加敬畏生死、感恩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清明祭扫的本质应该是一种精神祭祀,不应拘泥于物质与形式。因此,祭扫重在表达感情,不论身在何处,只要诚心实意,孝义与情思定能到达。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人们无畏风险,奋战在防疫第一线,付出心血与汗水。当下,战疫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我们切不可因所谓的传统坚持,使得所有人的努力付诸东流。今年清明,我们应积极响应理性追思、文明祭扫的倡议,传承并弘扬清明追思的优良传统,牢牢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如此才是对先辈、对战疫英雄的最好告慰。

时代更迭,清明的祭扫仪式随着血脉传承而历久弥新。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们不妨跟随时代的步伐,为清明祭扫披上文明“新裳”,摒弃烧纸焚香的“烟火气”,杜绝燃放鞭炮的“仪式感”,以理性追思、文明祭扫的实际行动,告慰逝者,遥寄相思,为践行文明祭扫新风尚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稿源:荆楚网

作者:秦希

【责任编辑: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