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模式,复工复产复市和经济社会发展也正蹄疾步稳、纵深推进。此时,当我们在总结回望这段极不平凡的经历时,都会把目光聚焦战“疫”中的市域社会治理创新。这次抗疫斗争进一步表明,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极端重要性。
作为拥有千万人口之众的特大城市武汉,需进一步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必须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确保防控策略精准高效。在湖北省委对疫情防控的总体把控和科学布局下,武汉不断拓展城市党建“红色引擎工程”的品牌效应,广泛动员全市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不断增强社区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推进自治、德治、法治高度融合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在疫情态势分析研判、防控策略适时调整、市域全民排查行动、无疫情小区全面创建、“两抓两保”齐头并进、武汉保卫战纵深掘进等方面,城市社会治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随着防控工作的深入推进,更加趋于创新、发展和进步。
这次疫情,既检验了我国大中城市市域治理的能力和成效,也暴露出了市域社会治理的短板和弱项,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够;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社区治理格局,亟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担尽责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尚未真正形成;智能化的网格化服务管理稍显滞后,对重点小区、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的管控,迫切需要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加强防控;线上适时追踪、体温动态掌握、人脸识别管控、信息数据共享、大数据分析研判等等,这些都对智能化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和智能支撑的市域城市现代化治理模式,已被人们普遍认可,已深入人心、呼之欲出。
市域是重大矛盾风险的产生地、积聚地,但市域同时也具有较为完备的社会治理体系,具有解决重大矛盾问题的资源能力和统筹能力,能够把重大矛盾风险化解在市域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影响最小。在今年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部署开展了市域社会治理化建设的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城市创建,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把小矛盾小问题解决在基层、把大问题大风险解决在市域”的创建目标。
当前,我们正处于风险挑战上升、疫情影响叠加、发展难度加大、争创任务艰巨的重要关口,决战疫情防控、经济保卫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今年我们必须完成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必由之路、民心所向!
稿源:荆楚网
作者: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