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激活企业“造血”细胞,助力城市经济复苏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08日16:53 来源: 荆楚网

当下,我国正处于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社会恢复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复苏需要注入企业活力,而企业活力不仅需要由外向内的政策“输血”,还需要由内而外激活企业“造血”细胞,畅通经济内循环。

“政策红包”为企业“助跑”,企业轻装上阵,才能跑出“加速度”。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不少企业遭受冲击。关键时刻,中央、省及市州纷纷出台支持政策,减免税费、减免房租、增加信贷、精简审批事项等,为企业发展提供全面、专业、精细的服务,切实为企业降本减负纾困,助力企业早日恢复正常运行。这场“及时雨”,让众多企业纷纷跑上城市发展的“快车道”。

近日,湖北媒体探访企业,了解中央、省里惠企政策落实情况,频频听到点赞之声。“水电及社保、税费是公司的硬性支出,惠企政策算是给我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湖北宜昌恒昌标准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朱艺说。这是一家给汽车产业做配套的中小微企业,4月份销售情况和一季度相比,降幅明显收窄,正在“政策红包”的“减负”下稳步回暖。

企业发展就像一场长跑马拉松,不仅需要起跑的爆发力,更需要长跑的耐力,只有长久的坚持和平衡的发展,才能助力城市经济稳中向好发展。当前国内疫情“雾霾”已逐渐褪去,但疫情带给企业的“重创”单靠“供氧”“输血”还不够,只有激活企业“造血”细胞,才能真正提高企业自身的“免疫力”“自愈力”,让企业在城市发展的“快车道”上不掉队。

创建“线上”平台,助推企业勇“网”直前,让城市经济“动”起来。在疫情形势的倒逼下,在互联网技术的驱动下,“线上”服务和“线上”经济已迅速融入城市。无论是远程服务、在线报税、“隔空”贷款的政务服务体系,还是网络宣传、直播带货、视频招聘的企业转型模式,都是企业“造血”不可或缺的动力。

“税收、社保免征或延迟缴纳,贷款下来也很快,作为企业,我们也只有这个要求,毕竟市场得靠自己去跑。”中林科技总经理王建松说。国内疫情好转后,国际上疫情仍在蔓延,对企业来说,这是一场危机,更是一个机会。王建松表示,行情不好会倒逼压缩机厂家更重视新产品开发,就会需要大量的治具、模具,对相关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化危为机,多措并举,畅通城市经济内循环。企业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力军,不仅要努力汲取政策“营养”,还需找准方向,树立信心,化危为机,迎难而上。面对疫情导致的市场需求下降,不少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也在坚持“造血”自救,从内部挖潜降成本、提产能、上技改、扩市场。企业的生命力在于人才和资金,一方面,企业可借助各大“云就业”平台,及时补充所需人才,进一步推进转型发展;另一方面,企业要因势而谋,充分挖掘市场消费潜力,盘活“因疫致贫”的企业资金链。高效的“云就业”模式为企业“添薪”,提高企业“造血”能力的同时,也为因疫失业的人群重建消费能力,消费者“拉”企业一把,企业也将形成更大的平台,容纳更多求职者。如此良性循环,实则是畅通了城市经济内循环,为城市复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防疫不松劲,服务不断线。全球疫情尚未划上“句号”,实体经济受创不可避免。在为企业“输血”“助跑”的同时,激活企业“造血”细胞,提升企业“造血”能力,让企业跑得更远、更久、更稳健。如此,城市经济定能随着悄然而至的夏天不断“升温”,重焕活力。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晶

【责任编辑:荆楚网二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