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近日公布的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疫情背景下给“地摊经济”松绑乃是人心所向。
地摊经济能吸纳庞大的就业人口,为市民提供灵活而多样化的劳务场景,符合低收入群体和流动人口的就业需求,也是后疫情时期促进经济复苏的良好调和剂。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中央文明办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考核内容,因时因势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助力复工复产复业复市,各地纷纷出台允许“摆地摊”政策,成都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17891个。河南许昌开放一批背街小巷,让商家在道牙以上区域经营。杭州开放了部分街道作为摊贩的经营场地……网友纷纷点赞,表示政策接地气,城市慢慢的有了烟火气。
我们应该看到,地摊经济在活跃市场,服务民生上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部分摊贩随意占道摆摊、随意处理经营垃圾,对公共秩序、城市环境有不好的影响。放宽、放松地摊经济,显现的是对众多摊贩的关爱和包容,体现的是城市的温情与善意,彰显的是推动经济复苏的决心和信心。但放宽、放松并不等于不管、放任。我们必须坚持便民不扰民、放开不放任原则,对地摊经济予以规范。明确允许摆摊设点的时间和区域,积极采取措施引导、监督摊贩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工作,努力实现便利群众、保障民生、城市管理“三赢”的局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面对疫情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只要有利于激活市场活力,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都应该鼓励、支持和引导其发展。规范发展地摊经济,积极发挥街头巷尾的经济潜能,努力释放城市温情与善意,必将激活后疫情时期神州大地的“一池春水”。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