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评论员 廖逢倩
6月8日起,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多所武汉高校迎来首批返校毕业生。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大学校园,同学们百感交集,归来也意味着马上又要离开,尽管不舍,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毕业各自奋斗在不同的地方,只为下一次重逢相聚时更大的欢喜。
今年的毕业季,较之往年有一些不一样。没能在这个夏天穿上学士服,参加一场毕业典礼,没有一起拍摄毕业照,线下招聘会也几乎都转到了线上......尽管青春纪念册上留有遗憾,但毕业时对母校的不舍,四年积淀的师生情谊,对未来的憧憬是一样的。此刻重回校园,学子们难免不触景生情,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毕业生周楚萌,6月8日返校见到宿管阿姨,道一句:“阿姨,我回来了!”后瞬间哭成泪人。从踏入大学的校园那一刻,总觉得四年的时光还长,等真的要毕业了,要告别了,又万般不舍。
幸好时间还有,好好珍惜毕业前的时光,与母校告别,与老师同学告别,与大学四年的自己告别。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16级数控专业一、二班的班委们为同学们准备了红包和定制的戒指,戒指上刻有姓名和学号;大连大学老师含泪为毕业生打包行李,只为让学生心里暖一点;湖南师范大学承诺今年未返校的毕业生可参加今后任何一年的毕业典礼,让同学们感动不已……正因为今年毕业不一样,反而让同学们更加珍惜,成为各自学校历史上最特别的毕业季,也许等将来再回望的时候,有说不完的话题。
青春散场,不必过于感伤,收拾行囊,赶赴下一场惊喜。前面的旅途,无论迎着风雨还是沐浴阳光,都不忘追寻心中的梦想;前路的故事,努力让自己成为主角,释放四年的积淀,就着星光,再接再厉,盛开属于自己的花。没有什么好畏惧的,在疫情期间,不少人就近参与到志愿服务,绽放青春芳华,汲取抗疫正能量,这将助力同学们以更大的勇气,去拼搏更好的未来。无奋斗,不青春。没有谁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岗位的也不必过于焦虑,适时调整好心态,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与家长沟通,调整自己的方向,积极去尝试面试,不断积累经验。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同学们不妨把眼界放得更宽一些,了解一些新兴行业新兴职业,拓展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譬如,这次疫情中,互联网行业、在线消费、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等领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而这些领域中恰有很多适合年轻人的岗位和机会。此外,对于返校的武汉学子而言,疫后重振的安全之城武汉,更看重人才,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留在武汉,助力武汉复兴,实现青春梦想,更能常回母校看看。无论何种选择,用奋斗致青春,在下一站遇到更好的自己。
岁月已经悄悄地为每一个毕业生在“时间的银行“里开了帐户,那些荒唐的,搞笑的,忧郁的,飞扬的,喜悦的,无比快乐的时光记忆都存在账户里,每个人都用心填写下保存的期限是——永远!青春散场,我们等待下一场开幕,同学们加油。愿每一个毕业生:千帆入海乘劲浪,归来仍是一少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