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过去,那个感动无数网友的“搬砖男孩”毕业了。面对毕业分配,他主动写下赴疆申请书,在申请书中他写道,“选择了军人,就选择了牺牲奉献,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能在最该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这段话中流露出的为国为民的高度责任感打动了无数人。
从四年前的“山,山,我走出去了”到现在的“山还是那座山,但在我的眼中不再是束缚,而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对于搬砖男孩而言,无论是懵懂少年时为了补贴家用,还是青春成长季报效国家,变化的是年龄和认识,不变的是那股流淌在骨子里的责任意识。大山,没有成为束缚孩子成长的枷锁,而是将这个孩子塑造成了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好青年。有网友感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真正让一个人能够成长起来的,远不是生活际遇,而是能够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一个在遭遇生活打击之后还能以高度的责任感拥抱生活的人,往往是这个时代的骄子和栋梁。
我们往往感动于一些人在关键时刻的惊人选择,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每一个人的每一次选择都不是随意的,这些令人动容的选择,其实关系到他们对待责任感的认识和体悟。一个从小就能担当家庭重担、辛苦付出的人,必然能够对自己人生中的每一次选择给出负责任的答案。因为,责任是一个人对待家人、对待社会、对待国家的内心承诺和义务。有了这个意识,每一个人都能想着为他人和国家付出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些事情。有了这个责任,每一个有为青年的人生选择方向便自然和国家和社会的前进方向相一致。这样我们才能理解那118名自愿赴新疆基层工作的中国石油大学学生所说的,“留在新疆,为国家探矿,为祖国献石油。我愿意担负起这一光荣使命”。更能明白为什么扎根西藏的马立说出“我和当地农牧民百姓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走了之工作不就归零了吗?”这样的话语。高度的责任感,让这些优秀的青年们将人生的理想和目标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牢牢结合起来,做出了无愧于时代和社会的选择。
都说“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但是要想让青年的光芒能够更加绚烂,就必须要让我们青年的人生在国家和民族的大舞台上,做出符合大众利益的选择和业绩,让小我成就大我,用大我点亮小我。它是每一个从小就扎根在孩子心底的积极奋斗种子,用行动改变自己的意识,用努力换取未来的认识,更是从大众出发,奉献个人的品质培养。考取浙大时还在刷盘子的吴兴荣,从小就因喜欢家乡的绿水青山,而选报了工科实验班。志当存高远,从小的培养,才能成就更好的未来。再过29年,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今天的有志青年就是那时的骨干和栋梁。抚今追昔,正是有着千千万万有志青年的责任和担当,才让我们的民族取得独立,国家变得富强。溯古追今,为了实现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还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这样的青年。
可喜的是,今年毕业季,更多大学生正在启程。他们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过程中,扎根基层、建设边疆,奋力书写着属于个人和祖国西部的新篇章。我们相信,当每一个青年都能将为国为民的责任意识牢牢和个人前途结合时,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富强必定会实现。
稿源:荆楚网
作者:镇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