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评论员 林杉
8月19日,椰树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则招聘通知引发争议。该集团为“椰树培养职业经理学校”公开招生,其中招聘条件提到,应聘者需承诺终身在“椰树”服务,并写下承诺书,承诺以房产作抵押,离开“椰树”以房产偿还。招聘通知一出,网友纷纷调侃,对椰树集团来说,比招聘终身职业经理更紧迫的是招聘一个法务。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事实上,抛开法律层面的争议,光看其“防止将‘椰树’作为跳板、作为‘镀金’、学到经验后跳槽”如此直白的表述,着实给人傲慢自大之感。招贤纳士不问情由,不管环境,强行撒网,无异于大海捞针。多点人情味,多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
“跳板”的高度够不够?“镀金”的含金量高不高?这些优秀人才本能关心的内容,招聘通知中并不占多少篇幅,“两个16年”“三大关”“十九学会”“十懂”等条条框框反倒是很醒目,把人才安排得“妥妥的”。整则招聘通知传递出一种老旧陈腐、“钱多速来”的气息,与新时代企业气质格格不入。不得不说,有意也好,无心也罢,椰树集团以另类的方式“火”了一把。
用高姿态、赤裸裸的方式将“顾事业不顾家”“终身服务”等违背常理人情的要求写进招聘信息,过分强硬的态度向社会展示的只有企业对自身信心的缺乏。越是用力过猛,越显格局促狭,实则是在用“蛮力”阻拦人才。实实在在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真心诚意厚植培养人才的沃土,企业自会成为人才集聚的高地。“狼性”要求不来,忠诚度“绑架”不来,这是文化认同,是职业归属,是凝聚力,是幸福感。只能自觉靠拢,无法按头“安利”。
培养企业储备高级管理人才,势必要花一定成本;希望人才与企业长期共同发展,也是合理期待。但企业发展和人才成长本就是一个双向互动、相互影响、共同进步的过程,将这一过程中企业单方面的付出用金钱、资产来量化,企业胸襟可见一斑。或许椰树集团曾经被优秀人才流失“伤透了心”,才想出这么一个未经法务审核的招聘方式。然而知识经济社会,人才流动太正常不过了,合理的人才流动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能否合理用好人才资源这一企业发展的重要法宝,能否充分挖掘人才红利“富矿”,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更需要企业有非凡的魄力。
日前,椰树集团已就招聘信息“审核不严,用词不当,部分条款已违反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以及人文精神,造成不良影响”而道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希望这次事件能真正引起企业的重视,唤起从内到外的改变。不拘一格招揽人才,豁达通透培养人才,知人善任使用人才,是每一家致力于不断强大、持续发展的企业必须做足的功课。否则这次失误“火”了,下次再错可能就“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