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我和我的家乡》用善意“圆谎”,圆梦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07日16:27 来源: 荆楚网

在今年十一这个国庆家欢的特别日子,作为《我和我的祖国》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乡》一上映就“叫座又叫好”,上映四天票房即突破10亿。

一头连着国,一头连着家。国家主旋律与普通人的真情怀恰到好处的衔接,这样的影片自然能受到欢迎走进人心。

这部影片五个片断,令人啼笑皆非又热泪盈眶。一群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小人物”的故事却赢得观众普遍共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故事有你有我,似远实近。诚如季羡林所说,“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家乡”,永远是最能触动每个人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的一个词语。

传统的文艺作品表现“乡情”“乡愁”的主题,充满了悲情、离别、苦闷、冲突等色调。与之相反,《我和我的家乡》则是用“喜剧”的风格和手法来讲故事。

如果说《我和我的祖国》主要是通过“冲突”来表达情感和主旨,那么《我和我的家乡》则是通过“谎言”来表达情感和主题。影片中的五个故事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通过各色人等的共同“圆谎”来表现共同“圆梦”的故事,传达人们最朴实的家国情怀。

《北京好人》中的张北京可谓“谎话连篇”。从不愿花掉自己辛苦积攒准备买车的钱,却想到为了用自己的医保卡给表舅看病,最后只得自己掏钱,一连串的“谎言”句句情感真实,又情谊深沉。《天上掉下个UFO》更是一个充满创意的“谎言”。农村发明家黄大宝发明UFO,火了乡村旅游,热了乡村经济,也引来了媒体对UFO真相的调查,于是一群人开始“圆谎”。真相大白,一切都是一场“乌龙”。改变乡村,走出贫困的方法虽然用错了,但家乡情怀真真切切。UFO,只不过是科技、信息的代名词,它代表的开放和连接的思想,却成了乡村变革的“火种”。

《最后一课》则是一个催人泪下的“谎言”。为了帮助一位远在异国他乡老年痴呆的老师回到家乡恢复记忆,其曾经教过的学生倾全村之力为范老师打造一个真实的“过去”,还原他记忆停留的“最后一课”。学生设计的“谎言”最终被美好的“现实”场景打破,他在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屋和那一名画出“心中未来的学校”的学生面前恢复了“家乡地图”。他终于放下了心中的牵挂,原来一切梦想早已实现。

如果说《最后一课》中的范老师是带着牵挂和梦想“回乡”,那么《回乡之路》中的“我”就是带着“本事”和感恩回乡。影片中,卖苹果的老板乔树林看似满口大话和谎言,暗地里却一直做着带领群众治沙致富、捐赠回报母校的大事和好事。“谎言”的背后,却蕴藏着最深挚的乡情和伟大的力量。

《神笔马亮》用“谎言”画出一幅最浪漫的“美丽中国”。马亮,因为看到“很多村子都老了,年轻人都走光了”,他放弃了去国外名校深造的名额,瞒着妻子回到家乡。他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用自己的画笔,将乡村画成了一个有名的旅游度假村。当“谎言”被妻子揭穿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人间最美的“乡情”。“神笔马良”的传说,在新时代成为美丽的现实。

撒谎不对,可有人却因为善意的谎言而伟大。家乡并不是一个回不去的地方,面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心动,更要行动。这正是观众从《我和我的家乡》中感受到的另一种冲击力。

稿源:荆楚网

作者:山栀子


【责任编辑:何青】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