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狂欢节即将来临。眼下,线上线下众多商家正秣马厉兵备战“双11”,各种促销活动“乱花渐欲迷人眼”,“剁手党”们已在摩拳擦掌。为此,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了“双11”网购消费提示,倡导理性网购,莫冲动消费。
从“光棍节”到网购“狂欢节”,双“11”俨然成为了年度网络大戏,同样彰显出中国经济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后劲。静观这场网购狂欢,流光溢彩背后亦有不少隐忧。双“11”快来啦,赶紧擦亮双眼,拒绝套路、规避风险、理性消费。
网购消费安全同样也是个人财产安全。双“11”期间,商家的所谓病毒式营销、轰炸式营销可谓无孔不入。与此同时,一些山寨购物网站选择粉墨登场,试图“骗得盆满钵满”。市场监管部门提示说,务必擦亮双眼谨慎选择电商平台,务必选择经营资质齐全、规模大、信誉度高的购物平台和网店。面对不明链接或者陌生网站,不要贪图小利而轻易点击;面对要求输入银行账号和支付密码的弹窗或者链接,务必保持清醒,警惕不法分子浑水摸鱼骗取钱财。
理性网购才是快乐消费。在各网购平台,琳琅满目的商品加之无比诱惑的价格,部分消费者觉得“这么超值,不买白不买”“过了夜里12点就没这打折力度啦”,不管商品是否用不用得上就迅速下单成交了。冲动消费的背后,是添置了不少看上去很便宜但并不实用,“扔了可惜、放着碍眼”的商品。还有的网民朋友跟风消费、攀比消费,不合时宜的网购从众心理反映出一种较为畸形的消费观念。置身这场年度狂欢,不妨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多一份理性、少一份冲动,下单之前再想一二,拒绝冲动盲目,让消费体验更加从容。
要说个别商家的网购促销规则,优惠力度看上去“真的很美”。根据某些促销规则,购物者看似“得了实惠”,实则迷雾下有布设的购物“陷阱”。在看似“美好”的促销规则面前,消费者可以把“功课”做得再实一些,识别清楚促销规则的复杂繁琐。下单前最好清楚了解商家制定的预售规则、折扣规则、红包优惠券使用规则、定金退还相关规定等,同时尽量事先通过多渠道了解产品的质量等情况,比较价格,不要被虚假折扣所迷惑,谨防商家“明降暗升”、低价劣质、高价仿冒陷阱。同时,还应积极避免因对促销规则的理解错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效规避消费风险。
“双11”在即。对于每个消费个体而言,唯有理性方能在这场狂欢中不走偏、不落坑。无数双的“火眼金睛”,共同穿透冲动消费、攀比消费、购物“陷阱”等迷雾,尽享网购所带来的快乐。
稿源:荆楚网
作者:胡乔林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