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运营商为了推广5G套餐,将相对经济的4G套餐从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线上营业厅神不知鬼不觉地下架,取而代之的则是被称为“更快速”“更便捷”的5G套餐;更有运营商直接将4G服务下架,4G用户升级5G套餐在线上办理即可,而5G用户若想更改为4G套餐,则只能通过线下营业厅的方式进行操作。此番操作引起用户的强烈反对,在网上也引起轩然大波。
运营商提供套餐,消费者愿意购买,本该双赢,奈何运营商赚钱心急,“升级容易降级难”的现状,倒多了几分强买强卖的意味。相对于商家所述的“网速快、延迟低、信号广”等优点,普通用户更关注的是套餐的资费与适用性。在5G技术尚未完全商用化、基站建设并未体系化之时,高额的资费标准和实际的应用体验确实有所失衡,这也正是用户消费欲望和消费动力不足的原因。而这种结果,恰恰使得运营商不得不“另辟蹊径”,用4G降速、下架套餐、降级困难等方法将消费者向“套餐升级”的道路上推上一把。最后,消费者就成了“消费升级”的牺牲者和“被薅羊毛”的工具人。
运营商聪明,消费者也不是傻子。我们不能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产品的迭代都是必然的,然而耍小聪明式的诱导消费与半强制消费实属不妥。将产品质量提高、用户体验提升,才是商业王道,这绝非是靠营销和服务中弯弯绕绕的规则、磕磕绊绊的条件就可以办到的。商家与其将计策都用到消费者身上,不如反身打造自己,用更光明、更令人信服的营销策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稿源:荆楚网
作者:潘雪铭
学校:重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