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年底了,经费不花就要收走了,学术会议搞起来。”“想晋升教授?你组织过国际会议吗,在国际会议上作过报告吗?”“现在的会议没有‘国际’‘高峰’不香。”这是《中国科学报》记者在不同场合听到有科研“圈里人”如此感叹。
有的学术机构年底突击开会,其目的不在于探讨学术,交流成果,而是为了“突击花钱”。正如他们担忧的,如果年底花不出去,这笔经费将会按要求返回。那将会让拨款单位认为他们此前申请的经费大于实际需求,导致来年经费减少。正因为“目的不纯”,使得一些年底突击会议形式大于内容,不仅造成了“学术泡沫”,也造成浪费。
解开“不突击花钱,来年就少钱;按预算花完,来年只增不减”的“悖论”,既要在年初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也有赖于监督管理部门对于经费的使用,全过程监管,不给突击花钱的“败家子”机会。同时,量体裁衣地进行经费管理,不单单看预算,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量。
除了担心预算花不完,有学者表示,很多管理部门把个人晋升与是否主办过一定级别的学术会议相挂钩,也是年底会议井喷的一个主要因素。当开会变成指标,会议本身的含金量已然不重要,关键是各利益主体从中达到了目的。比如,一些动辄以“国际”“高峰”为名的会议,只为国际参会代表达到一定的百分比,这种现象让人好笑又神伤。
以“突击花钱”“晋升加分”为目的的学术会议,使得有的学术会议被“玩坏”了,该刹刹这股歪风。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陆玄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