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两会上,生态、绿色是备受关注的主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扛起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政治责任,展绿色生态之翼,扬高质量发展之帆,既是湖北靶向发力的工作目标,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一江清水永续东流,是湖北答卷、宜昌贡献的题中应有之义。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宜昌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考察湖北、视察长江的第一站,“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殷殷嘱托犹在耳畔。作为三峡库区坝区生态屏障和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宜昌地理区位独特,临江特色明显,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时不我待。
系统治理雷厉风行,生态修复久久为功,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的底色。几年前,宜昌化工产值占工业比重一度达到30.6%。政府制定实施《宜昌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打出“关改搬转治绿”组合拳,重拳破解“化工围江”。2020年,沿江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基本完成,复绿长江干支流岸线293.6公里。退捕渔船1878艘,安置渔民3678人,2020年7月1日起,长江宜昌城区段水域全面禁捕。实施《长江宜昌段生态环境修复和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深入推进化工转型升级、水污染防治等6个专项方案。严格落实《长江保护法》,加强重要河流、湖泊、湿地保护治理。取缔长江干线支流非法码头216座,新建运行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51座,2020年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为长江“留白”,为生态减负,为动能增绿,宜昌管住斧头、守住山头、护好源头,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首战告捷。
守护长江生态安全屏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唱好新时代“长江之歌”。通过腾退拆建、回填复绿,曾经的煤堆场变成猇亭江边美丽的424公园。完成柏临河、联棚河等11条水环境整治工程,宜昌运河旧貌焕新颜,湿地公园、运河公园成为游人流连忘返、市民休闲养生的好去处。葛洲坝下游江段,“水中大熊猫”江豚在晨曦中崭露笑颜,种群数量为近10年来最多。百里洲南河沙滩,“稀客”黑鹳与绿头鸭、大雁等一起觅食戏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佳境美不胜收。宜昌创新顶层设计,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让每一条河川都成为生态“责任田”。“长江哨兵”义务巡逻,“三峡蚁工”志愿服务,孩子争做“生态小公民”,大人争当“生态好市民”。美丽宜昌人人共享,碧水青山个个守护,优化生态已成为全域理念,保护环境已成为市民思想自觉和文明规范。
既要生态高颜值,又要发展高质量,经济发展“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不断攀升。编制出台《宜昌市化工产业绿色发展规划(2017—2025年)》,实施2400亿元工业技改3年行动计划,引导支持化工企业向精细化、高端化转型,向绿色化、循环化发展。依托宜昌“半江山水半江城”的生态优势,打造望山见水记乡愁的滨水景观。“昭君上村”破土动工,“中餐厅”来到三峡人家,以生态+文化、景区+乡村、游购+养生等为代表的全域旅游在宜昌蓬勃兴起,为古老的村庄注入活力,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脱贫致富,绿水青山正在成为强市富民的“金饭碗”。综合利用岸线资源,让“黄金岸线”发挥“黄金效益”。宜昌制定“串园连山”生态廊道建设规划,串联境内山林、水系、公园、风景区,将打造生态廊道约3200公里。“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一幅具有“国际范、山水韵、三峡情”的滨江宜居公园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长江大保护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快与慢、加与减、破与立、当下与长远,宜昌先行先试,书写了体现担当、顺应民心、赢得掌声的精彩答卷。以压倒性力度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绿色发展福利,是宜昌作为,更是湖北崭新发展篇章的缩影。放眼荆楚大地,江豚嬉戏、两岸披绿,长江正逐步恢复秀丽的面貌。6000万荆楚儿女正勇担使命,凝心聚力,护一江清水,谋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而努力奋斗!
稿源:荆楚网
作者:谢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