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保障残障人群就业既要给“鱼”更要授“渔”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1日21:18 来源: 荆楚网

2021年1月以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国残联联合开展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活动重点聚焦残疾失业人员等群体实施重点帮扶,切实为困难群众兜牢就业底线。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残疾人群就业是党和政府一直以来的关心重点。对于残疾人而言,就业不仅关乎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也是实现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感受生命价值的根本途径,更是实现“平等、参与、共享”权利的基本途径。

面对新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保障残疾人群就业既要授之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靠自己的努力在服务社会中自强自立。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对于残疾人就业要努力开辟“绿色通道”,顺应新时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技能人才用工需求,为残疾人提供更多零门槛、精准化的技能培训。郧西县下营村,利用其“中国淘宝村”优势开展电子商务培训,采取成功人士对残疾人“一对一”帮扶模式,引导村里15名残疾人创业就业,这种“授人以渔”的做法,帮在了最关键处,也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助残扶弱的浓厚氛围。

经过两年探索,西安市为残障创业就业者打造了一个“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吸纳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创业就业,让一个又一个残疾人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在宜都,关爱帮扶残疾人群就业创业早已成为社会共识,从2019年起,宜都市政府就出台了《残疾人就业创业资金扶持管理办法》,对残疾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上给予政府补贴,鼓励盲人开办盲人按摩经营场所等途径,多措并举,精准施策,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不等不靠不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政府的精准帮扶坚定了残疾人就业创业的信心,但要让残疾人的幸福获得感持续提升,更需要社会帮扶与残疾人自立自强相结合,在全社会形成关心、理解、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相比普通人,残疾人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多困难。残疾人由于身体存在先天缺陷,其就业范围相对较窄,个体岗位胜任力相对较低。部分残疾人对自身的技能水平认识不足,盲目求职、要求过高,影响了成功就业,打击了就业信心。

对于有自主就业创业能力的残疾人要变“输血”为“造血”,进一步激发残疾人积极进取、创造价值、改变命运的热情,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自食其力实现脱贫增收。对于缺乏自主创业就业能力的残疾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长阳县创新探索“福利院+合作社”的残疾人自强互助服务社模式,将缺乏自主创业就业能力、处在低保边缘的残疾人群体组织起来,给予物质生活等帮助,同时以简单的劳作帮助残疾人树立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生活信心,实现产业发展和残疾人安居、就业,助力残疾人一起脱贫奔小康。

助力残疾人稳岗就业,还需要更多爱心企业的积极参与,共同帮扶残疾人点亮幸福之灯。宜昌北山超市长期以来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平台,超市里从事收银、理货、防损、店助等工作的残疾人达30余名。除了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北山超市更注重在心灵上给予残疾人归属感,让残疾员工更加积极阳光的面对工作、生活,获得归宿感。

残疾人是社会的平等成员,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保障残疾人群就业,尤应要增强就业信心和自身造血功能,才能不断适应“一日千里”的就业创业形势变化。

稿源:荆楚网

作者:宋杰

【责任编辑:周晓燕(二读)】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