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以人为本”激活乡村振兴引擎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13日13:22 来源: 荆楚网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过去8年,我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减贫成就举世瞩目。为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牢牢把握“人”这个核心要素。

强基固本聚人气,让农村留得住人。目前,农村留守的多是老人、妇女、孩子,五六十岁的农民算得上“壮劳力”。人口外流导致产业空心化、农户空巢化,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应积极创造条件,在实现安居乐业和精神“小康”上做文章。安居,从加强集镇村居规划、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破题,对住房、出行、饮水、用电、上网、能源、物流等硬件设施提档升级;乐业,做大主导产业,做强集体经济,支持农户发展特色产业,扩大增收渠道,让农民在家门口能就业,有钱挣。相关政策、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等农村公共事业,提升乡风文明。以乡愁乡情为感召,以改善环境为吸引,以美好前景为目标,以幸福生活为动力,让出去的人能回来、能留住、能扎根,培养最坚定、最主动、最积极的家乡建设主力军。

筑巢引凤揽英才,让农业能吸引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发挥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放大“能人效应”,促进共享发展,实现从“一家富”到“一村兴”。曾是京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的徐志新,十年前回家乡罗田燕儿谷发展生态农业,推广传统工艺,吸引了一批985大学生回乡创业,帮助200名返乡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宜都弭水桥村党总支书记刘大卫,回村带领乡亲在“丑溪”建起国家4A景区,带动700多名村民吃上“旅游饭”,让“磁铁支部”发挥“磁力效应”。湖北文理学院博士李玉奇,在保康合作村主导建成高山有机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土豆种植示范田,相关项目获得中央专项基金立项,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菜博士”。政府出台落实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提供精准服务,为能人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将人才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探索出富民强村的新路子。

开源蓄势育新才,让农民发展有后劲。机械化农业、绿色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机器人牧场、植保无人机、云端管理等“互联网+农业”应用层出不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模式在发生改变,培优新型职业农民,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才能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善于发现人才,持续挖掘本土人才资源,鼓励外出农牧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支持大众创新、草根创业,推动资本、技术等资源流向乡村。积极培养人才,“走出去”学经验,“引进来”强技术,办好农村党员培训基地、农广校、田间学校,坚持科技引路、项目带动、以点带面,扶持培育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和乡村“工匠”,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形成乡土人才“燎原之势”。多方激励人才,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制度供给、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先保障,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让人才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既要人才引领,也要众人合力,更要久久为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田野里播种希望,田埂上望见未来,万众一心齐努力,共谱“田园交响曲”,让美丽乡村入画来。

稿源:荆楚网

作者:谢乔

【责任编辑: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