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农耕文化传承不止于课本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2日20:27 来源: 荆楚网

春回大地花千树,万物勃发绿盎然。在这个孕育希望的春天里,我们迎来了第43个植树节,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植树活动。人们在挖坑、种苗、浇水等实践中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劳动的快乐。可是,这些简单、淳朴的快乐,却离现在的孩子们越来越远。生活中不少孩子对于什么季节种什么作物,什么时候种什么花、栽什么树全然不知。田园诗歌背得烂熟,却常常闹出麦苗当韭菜的笑话。“传承农耕文化从娃娃抓起”成为时代呼唤。

我国是农业大国,是农作物和农耕文化最早起源地。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就是农耕文明。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也要挖掘丰富的自然资源,开设富有创意的农耕课堂,让学生从小知农时、懂农耕、会农事。譬如,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兴山县普安寺小学,利用地处乡村的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弘扬农耕文化,把“勤耕善读”作为办学底色,建立了开心农场、茶叶采摘园和劳动实践基地,布置了农耕文化陈列室,创编了农耕校本教材。培养了懂嫁接、会采茶、种树的小学生。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安定小学利用校内劳动基地,引导学生了解如皋的土壤性质,哪个时节种哪种庄稼等知识。学生在参与劳动中体验农耕,感受传统农耕文化魅力,也更加珍惜所见所感的美好生活。

目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国上下正在按照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奋力前行。如果能将传承农耕文化的课堂搬到田野乡村,那势必会更加激发学生热爱乡村,热爱我们的幸福家园。譬如,具有特色的农村可以打造农耕文化研学基地,遵循自然时令开展“插秧体验”“约会稻田”“园艺生活”等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挽起裤脚走进田间地头,探秘大米从哪里来、土豆长什么样,荷花什么时候开。孩子在亲近大自然中,感悟自然生命的灵动神奇,萌发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学习、传承农耕文化,就是要激励孩子们记得住家乡,留得住乡愁,立志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老师带领学生走进乡村,研读古诗,体验“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家乡美景,感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之情。通过“家乡美”种下“思乡情”,让“乡愁”自然种植于心。成长为一个热爱农村的美丽、体悟农民的不易,无论走到哪里、身居何职,都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浓郁乡土情节深藏心底,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建设家乡。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指出,中国这一五千年来都同泥土打交道的民族,因泥土而辉煌。农耕文化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乡土情节。怎样更多形式地推广传承农耕文化的好做法、好经验,吸引更多人关注,让世界感受中国农耕文化之美,是当今媒体等机构需要思考的课题。譬如,传播中国田园之美的李子柒,用唯美的画面构建了一幅美丽的农耕风光,在城乡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满足了社会大众对田园生活的幻想和感动。从国内火到国外。给我们传播农耕文化很多启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对农耕时代中国人立于天地之间开拓进取、生生不息的气质品格最精炼的概括。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让我们的孩子们适时走进乡村,手捧泥土学农事,闻着花香知时节,观赏鱼游悟生命,怀着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对家乡的满心爱恋,主动传承农耕文明,肩负乡村振兴使命,在春天里奔向美好明天。

稿源:荆楚网

作者:胡平先

【责任编辑:潘頔(二读)】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