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自立自强方能赢得科技自尊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6日23:18 来源: 荆楚网 ​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3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我们才能拥有自己的“大国重器”。从杂交水稻夯实粮食安全,到北斗成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再到核电、高铁成为“中国名片”,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强,很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下游、微笑曲线低端。

“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科技创新的赛场上,不跑是落后,跑得慢了也是落后,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是我们形成更强大的科技影响力的必然选择。外人越是“卡脖子”,我们越要加速厚植创新土壤,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回顾历史,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如今的系列重大科技进展,中国的科技发展很多时候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实现突破,是立足自身、自强不息的结果。在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形势下,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当前,必须牢记“核心技术买不来”的谆谆告诫,深刻汲取一些企业和产业因为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而陷入困境的惨痛教训。在观念上要消除误区,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在认识上要高度重视,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谋划上要有战略眼光,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在投入上要舍得真金白银,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政策配套上要跟进到位,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只有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彻底消除“卡脖子”隐忧,真正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化逆风逆水为动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走过了万水千山,才能更好地欣赏风景之美,更深地理解跋山涉水的意义所在。今天,当人们看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升空的场景,坐在“复兴号”上感受风驰电掣的速度,或许少了一些激动,多了几分淡然。然而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多少坎坷,攻克了多少难关,又成就了多少传奇。创新永无止境,下定决心、保持恒心、增强信心,自主创新的中国故事,必定写下更加惊艳世界的篇章。

来源:荆楚网

作者:徐绍成(贵州)

【责任编辑:李琛(二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