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办不成事”窗口体现办成事的决心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7日20:19 来源: 荆楚网

最近,不少市民前往各区政务服务中心,都发现了一个新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窗口虽小,办理的却是市民遇到的“疑难杂症”事项。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底,北京市政务服务局曾下发文件,部署政务服务中心解决“办不成事”问题工作。截至目前,北京市所有区级政务服务中心都设有这个特殊窗口,它成了解决市民难题的“直通车”。

“办不成事”窗口是一个通俗的称呼,设置目的就在于要让事情“办得成”,围绕企业、群众办事方便,集中处理非企业、群众自身原因办不成事的问题。正如北京市政务服务局要求,要坚持问题导向,重视群众诉求,及时汇集相关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改进自身工作,最大限度提高办事指南的知晓度、精准度,增强群众办事便捷度、友好度,破除阻碍群众办成事的隐性壁垒,确保类似的问题不再重复出现。无疑,“办不成事”窗口,值得我们大力点赞。

进一步看,政务服务窗口的工作严谨、规范,有严格的办理要求和时效。有些事不是故意不办或为难群众,而是受制于既有规则和窗口人员的权限,办起来就是会比较纠结和繁琐。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其他办事人的等待时间,因此专门设置这样的“办不成事”窗口。诚然,“办不成事”只是极少数,但把办不成的事办成了,意义不小。因为它不仅能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多服务,还为群众送上一份安心,让群众心里有底:普通窗口办不成的事,还有“办不成事”窗口兜底。这窗口起这样直白的名字,也说明不怕被误解,不怕被质疑,体现出积极的服务态度。

毋庸置疑,建设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型政府,是群众和企业的期望,也是形势的需要,是用实际行动回应民生期待。当然,深化“放管服”改革绝不能止步于既有成绩,要有针对性地分类施策,运用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提高服务水平。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需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唯有各级机关及工作人员将“办不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并将之努力转变为“办得成的事”,才能够真正让人民群众满意。“办不成事”窗口帮助破除阻碍办事的隐形壁垒,增强群众办事便捷度,真正将群众“办不成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无疑是“放管服”改革的示范典型,这种创新实践值得推广和各地借鉴。

稿源:荆楚网

作者:程汉鹏(新疆)

【责任编辑:王会(二读)】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