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党员干部“干”字当头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9日17:26 来源: 荆楚网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翻阅百年党史这本厚重的教科书,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南湖起航的“小小红船”到新时代劈波斩浪的“巍巍巨轮”,都证实了实干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取得革命胜利的制胜法宝。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然而,揆诸现实,个别党员干部“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表态调门高、行动落实差,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抬头倾向的表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不干半点实绩、半点发言权都没有。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年轻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不驰空想、不务虚工、不图虚名,一步一个脚印,实心实意地干、老老实实地干、实实在在地干,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用实绩回应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一个人能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有道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身为党员干部当志存高远,知晓肩上之责任重大,负重起而行之。为此,党员干部要强化责任担当,遇事不推诿、不避退,不当“清谈客”,不搞“空对空”,不打“退堂鼓”,要多经历“风吹雨打”,多捧“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搞变通,解决人民的诉求问题不推诿、不避让,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首要位置,奋力在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改革攻坚等“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打头阵、争先锋。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党带领人民依靠斗争走到现在,也将依靠斗争赢得未来。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党员干部要有“本领危机感”,要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勇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增强干事创业高强本领,消除“本领恐慌”。既要增强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争做一马当先的领跑者;也要增强重拳响鼓出招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本领,争当一往无前的过河卒。既要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做到忙而不乱、把控全局;也要打破“老把式”思想,善于改革创新,敢打敢拼,有问题不推脱、有挫折不退步,在解决棘手问题中积累“底气”、干出“实绩”、增强“本领”。

干部干部,“实”字当头,“干”字为先,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发展为急、实干为要,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其时,发扬“实干”精神十分必要。发扬实干精神,就是脚踏实地,不搞形式主义“花架子”,不当表态行动“两面人”。要深入基层一线俯首竖耳倾听群众的需求和困难,切实了解民生痛点难点堵点症结所在,提振迎难而上的勇气,直面民生问题的“沉疴痼疾”,要有“铁杵成针”的毅力,还要具备“水滴石穿”的耐心,“庖丁解牛”厘清头绪,真抓实干,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好民生“急难愁盼”难题,让“实干”精神贯穿在执政为民始终。

实干精神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2021年是乡村振兴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派”、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畏惧风雨的“泥菩萨”,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担当作为,建功新时代,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来源:荆楚网

作者:姜永锐(贵州)

【责任编辑:周晓燕(二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