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25岁的“刮腻子女孩”火了,爬上高脚架、拿着劈刀铲刀,凹凸不平的腻子在她手下变成一幅幅浮雕山水画。自发自觉地背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新一代的年轻人在坚守文化内核的基础上用各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了传统文化。
传统并不意味着老旧。在苏绣的一针一线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古老先民们对生活的孜孜以求;在秦腔高亢激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先辈们不屈的意志。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基因、特有的细胞,更是为世界文明贡献的独一无二的厚礼,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报之以温情和暖意,并且继承和发展。
每一次继承,都是一段创新的旅程。继承并不意味着原封不动照搬,“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文化本身就像一条流动不息的河流,不纳百川就会枯竭消失。我们的继承,需要让传统文化可以不断和时代相结合,在新的环境中迸发出无限活力。“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曾侯乙编钟演奏游戏电声;互联网企业和故宫、敦煌等文化机构携手,推出了“数字故宫”“云游敦煌”等优质数字文化内容和体验……这种“科技+文化”发展模式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搭上科技的快车道,契合当下年轻人的心理,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助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和焕新。
创新,是在坚守文化内核基础上的前进和发展。多年以来,我们在文化领域遇到的主要问题,不是要不要继承,而是如何继承,继承什么。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首先守住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创新性发展,就是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创新不意味着凭空新创,继承需要留根。我们必须在坚守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进行活化和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守住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年轻人需要扛过的重任。它是关系到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关键,也是关系到国家复兴和繁荣的需要,唯有真正的继承和发展,才能让我们的民族文化经久不息,繁荣不止。
稿源:荆楚网
作者:镇冰(湖北荆州)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