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持续念好乡村“人才经”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2日19:54 来源: 荆楚网 ​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古往今来,但凡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一项事业的蓬勃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鼎力支撑。业以才兴,国以才立。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之年,发展为要,人才为急。各地组织部门要在“引”“用”“留”才上精准发力,写好乡村“人才经”,以人才振兴引来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

“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要立足农业农村工作实际,引导农技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形成人才“倒流”效应。坚持产业发展需求导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围绕乡村振兴需求,紧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新引擎等领域环节引进人才。打好“乡情牌”,用“乡愁”引人才回流,让高校毕业生、农技专家、在外创业的成功企业家等反哺家乡建设。要突出平台引才,主动搭平台、铺路子,利用交流会、招聘会等方式集聚人才,实施人才“三名工程”,即在农村与知名高校、知名科研院所、知名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柔性引进农业专家人才,为乡村振兴事业夯实人才基础。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各地方要健全人才作用发挥机制,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因业择人、因才施用、人尽其才,通过政策引导,激励本地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致富带头人等,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在农业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农产品销售、种养殖业、电商业及乡村旅游业等产业发展舞台上大展拳脚。知人善任,方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要果断吸纳政治素质好、农业技能强的乡土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根基。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不断激发乡村人才干事创业激情。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留住引进的人才,才能形成长效有力的发展优势。因此,各地方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障碍,敢于打破唯学历、身份、年龄等壁垒,完善“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等人才机制,汇聚起乡村振兴人才合力。同时,要探索树立以实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让乡村人才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切实让乡土人才“香”起来,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的人才活力。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完善人才薪酬制度,营造敬才、爱才、护才的良好氛围。留住人才不能乱开“空头支票”,还需实打实的政策支撑,要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和“真心实意”的热情服务,让各领域人才在农村基层一线守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干得出事业。

“十四五”蓝图已经绘就,乡村振兴号角已然吹响。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驱动力,要“引”“用”“留”多措并举,持续念好乡村“人才经”,让各领域人才集聚乡村、驻守乡村、立业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事业跑出“加速度”。

来源:荆楚网

作者:姜永锐(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责任编辑:李琛(二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