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郧西,素有“楚之门户”之称,这里也是一片见证伟大革命历程的红色热土。一张红军传单,见证了光辉的革命历史,也承载着厚重的红军精神。
1934年12月,到达郧西后的红二十五军部分部队,在坚持军事斗争的同时,放手发动群众。通过印发《什么是红军》传单,宣传红军思想、传递革命精神,不少郧西百姓积极报名参加红军,李玉才就是其中的一员。
1935年5月,红二十五军准备西征北上。临行前,已担任红军特务队副班长的李玉才回到家中,将一张红军传单交给妻子刘立英后,便随红军主力继续北上。刘立英虽目不识丁,却深知这张传单就是红军的象征,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必须保存好。此后,无论是遭遇反动势力的反复搜查,还是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刘立英及其家人始终守护这张珍贵的红军传单,红军的革命精神也随着这份“传家宝”世世代代传扬。直到1981年,郧西县在当地收集、核查史料时,刘立英向组织上交了这份珍藏46年的传单。2019年6月,这张珍贵的红军传单,名列湖北省档案馆发布的20项首批湖北省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图片来源:《红色年代 文化记忆抚阅跨越300年的历史尘封——湖北省首批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发布》,《湖北画报(时政)》2019年第7期
直到今天,这份传单上仍清晰可见“什么是红军”几个醒目的大字。仅400多字的传单,全面宣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性质、主张、组成、任务和有关政策:“红军是工人农人的军队”“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红军里面的人,都是工人农人贫民士兵的出身”“红军所到之地欢迎群众谈话,欢迎群众开联席会”……短短十余行文字,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初心与恒心。
这张永不褪色的红军传单,是传扬红军革命精神的播种机,也是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宣言书。今天重温这段历史,不仅要珍惜这一份宣言,更要努力践行这份承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稿源:荆楚网
作者:朱晓艳(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