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世界以痛吻我,我用奋斗报之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2日15:23 来源: 荆楚网 ​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这几天,一篇2017年博士论文的致谢让亿万网友泪眼婆娑。朴实真挚的文字毫无半点致谢的套路,黄国平借此道出了一路走来的坎坷与感悟,读来让人热泪盈眶。

《致谢》让人泪目的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勇敢。黄国平家徒四壁,但他用“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勇气,追寻着微光不断向上攀登,这种“报之以歌”的勇气让人们看到了奋斗的力量。

从大巴山深处的炬光乡走到大寅镇,从仪陇县走到绵阳市,从重庆的西南大学走到中科院自动化所……黄国平经历的苦难让人心痛,其身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更让人感动。面对大山里的贫困,他始终不改“把书读下去”的信念,立志用读书改变命运;面对家徒四壁的艰难,他从未屈服止步,而是抓黄鳝、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艰难地凑着学费;面对小小年纪本不该承受的考验,他有过动摇却从未放弃,坚定地用主席台上的奖金、满墙的奖状激励自己,在煤油灯下开心地学习。虽然早已记不清多少次快扛不下去了,但黄国平始终没有向生活妥协,而是把“走出大山”的梦想深深扎根于心,用“把书念下去”的信念留下不断前行的脚步。正是有了二十余载的砥砺奋斗,才有了今天成为高级研究员的黄国平。

追逐梦想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抵达梦想彼岸之前,每一个人都可能面临数不尽的泥泞与坎坷。惟有奋斗是刀剑、是铠甲,可以帮助人们披荆斩棘、乘风破浪,而历经艰辛是奋斗征程中的必经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黄国平就是那个用艰苦奋斗实现梦想的“逆袭者”。他怀揣着“走出大山”的简单梦想,但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付出与奋斗。正是踏着一路泥泞,坚持艰辛奋斗,黄国平在历经风雨之后,为每个人指出了一条可以复制的成长、成才、成功之路。

梦想是通过奋斗实现的,读书本身就是一种奋斗。黄国平用亲身经历诠释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深意。在黄国平心里,“把书念下去”是最强的信念,依靠这份信念,他实现了人生“逆袭”。感动于黄国平的成才之路,更要感悟这背后的奋斗秘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如果说奋斗是通往梦想的阶梯,那读书就是最牢靠的基石。当前,随着教育扶贫的举措一项项落地落实,教育通道日益畅通,读书早已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唯有努力让所有的孩子看到并汲取读书的力量,才能书写更多“知识改变命运”的感人故事。

黄国平用亲身经历展示了奋斗者的艰辛,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奋斗的力量。感动之余,每一个人都应以黄国平为镜,更加清醒地认识成长道路上的艰辛与磨难、追梦道路上的泥泞与坎坷,更加自觉地在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中战胜同样真切可感的犹豫、迷惘、失望和无奈,更加坚定地握紧手中的奋斗之利剑,走好脚下的逐梦之脚步,不畏惧艰难困苦,不害怕风险挑战,勇敢地战风斗雨、沐风栉雨,用奋斗把每一块逐梦道路上的“绊脚石”都变成登顶梦想高峰的“垫脚石”。

逐梦圆梦,惟有奋斗。当年那个煤油灯下写作业的孩子,如今已成为实验室中忙碌的科研工作者。生活如此艰难,他都实现了梦想,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奋斗。就让我们擦干感动的泪水,燃起逐梦的斗志,克难奋进、砥砺奋斗,努力成为新的圆梦人。

来源:荆楚网

作者:艾佩韦(湖北鄂州)

【责任编辑:王会(二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