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长江,奔腾不息。在武汉东部的长江之滨,坐落着我国首座钢铁博物馆——武钢博物馆。一块约40公斤的铁锭被视为“镇馆之宝”,它由武钢一号高炉的第一炉铁水所铸,凝结着一段在废墟上起步的奋进史,见证了共和国钢铁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辉煌历程。
武钢炼出的第一块生铁 楚天都市报记者 刘中灿 摄
钢铁和粮食是建国之初的“中国梦”。毛泽东说:“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新中国成立时,全国能生产钢铁的大企业只有19家,年产钢仅15.8万吨,不足当时世界钢产量的千分之一,人均不足300克,连打一把菜刀都不够。再向前追溯半个世纪,“洋务运动”催生的汉阳铁厂,经营31年仅产铁250万吨、产钢54万吨。“洋枪”“洋炮”“洋钉”这些已经消逝的词语,无一不道出近代中国缺钢少铁的窘迫和辛酸。
“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强大的钢铁工业,就不可能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国防。新中国百废待兴,财力有限,为了改变我国钢铁工业落后的局面,党中央决定在华中区域、长江流域新建一座钢铁工业基地,也就是“钢铁要过江(长江)”。
毛泽东和斯大林出席《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的签字仪式。图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49年12月底,毛泽东访问苏联,在与苏联签订的援助项目中,就包括在南方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从1952年春到1954年3月,中苏专家沿着长江两岸反复勘测选址,历经五次大型野外踏勘以及十余次研究论证,一幅蓝图在武汉市郊青山镇铺展。彼时青山“村户凋零,多为荒丘野地,人称‘荒五里’”。正是在长江南岸这一片横直约5里的洼地上,新中国第一个特大型钢铁企业——武汉钢铁公司动工兴建,开启了我国钢铁产业的新纪元。
1958年9月13日,武钢一号高炉建成投产庆典。图片来源:武钢博物馆
10万建设大军承载着强国梦想,从五湖四海奔赴江城。十余个省参与援建,仅鞍钢便有2900多名精兵强将开拔入关,几乎囊括了东北三省炼钢炼铁的能手;中国人民解放军公路二师的数千名官兵,从海南岛挥师北上饮马长江;建筑工程部所属的中南二公司人员装备划拨武钢,哈尔滨一公司整体迁往武汉;全国18个省、45个城市、1000多个厂矿企业,为武钢制造各种机器设备。交通部曾指示,任何情况下,武钢运煤车辆随到随开。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粟裕下令,派遣13架军机空运建设物资。
经过三年如火如荼的紧张施工,1958年9月13日15时25分,火红的铁水从炼铁厂一号高炉喷流而出,比计划提前了9个月零18天。这一刻在场的3000多名武钢职工和各界群众沸腾了。站在高炉炉台上的毛泽东激动不已,向大家挥手致意。
毛泽东观看武钢一号高炉流出的第一炉铁水时向大家祝贺。图片来源:武钢博物馆
“钢铁过江”的梦想照进了现实。次日《人民日报》以《贺武钢出铁》为头条,记录了那个历史性瞬间。此后,武钢高炉中奔涌而出的钢铁洪流,为新中国汽车、飞机、武器制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成为我国重工业发展的基础。
图为:武钢博物馆。
步入武钢博物馆,“钢铁,国之脊梁”六个大字映入眼帘。历史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以“钢铁过江”为标志,新中国钢铁业在党的领导下筚路蓝缕,砥砺奋进,2020年我国年粗钢产量达10.53亿吨,占世界钢产量升至57%,已岿然占据世界钢铁业的“半壁江山”。从落子“荒五里”以“缓解国家钢铁缺口”为己任,到“一米七”轧机拉开中国钢铁工业现代化的序幕;从连续6年进入世界500强,再到与宝钢集团重组,共同打造世界级钢铁技术创新、产业投资、资本运营平台……诞生于长江之畔的共和国“钢铁长子”,从一穷二白、积贫积弱中走出来,创业兴业,踏浪前行,铸就了大国崛起的钢铁脊梁,书写着民族产业自立自强的光荣与梦想。
稿源:荆楚网
作者:苏娜(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部发展研究所 副所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