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因水则生,因水而兴。壮阔的长江与清丽的汉江在武汉南岸嘴相遇, 绘就了“泾渭分明”的绝佳景观,写就了“江汉朝宗”的气势。
长江武汉段江面宽达千米,区间流域面积达60多万平方千米。夏季高温多雨,梅雨期长, 历史上曾多次遭遇洪水侵袭。
1931年长江大洪水爆发,当时武汉堤防薄弱,洪水冲破防线,城中一片泽国。整座城市在水中浸泡百余天,受灾面积321平方千米,受灾人口70余万。
1931年,江水漫至汉口江汉关前沿江大道。图片来源:武汉市档案馆
1954年,洪水再次侵袭武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近30万人的防汛大军,以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奋战3个月,取得了新中国成立后防汛斗争的伟大胜利,为新中国的防汛抗洪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毛泽东为这次抗洪战役题词:“庆贺武汉人民战胜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
武汉抗洪纪念碑。陈文华 摄
1998年武汉是长江抗洪主战场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武汉军民用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筑起巍巍大堤,抵挡滔天洪浪。
孙中山曾在《建国方略》中提出整治长江堤岸。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终将前辈纸上构想绘成现实蓝图。
沐浴晨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梅涛 摄
武汉江滩全长101公里,占地面积100多平方千米。汉口江滩、武昌江滩、汉阳江滩、青山江滩和硚口江滩沿长江汉江展开,如舞动的绿带镶嵌于长江之滨,是武汉城市靓丽的名片。
经过数十年持续打造,武汉江滩早已不是当初码头凌乱、水患无穷的脏破旧景象了。武汉在江滩整治工程中,加固了城市堤防,强化了城市防洪能力,既做到了城市发展的需要,又保护了长江母亲河,还走出一条独特的治水修复岸线的新路径。
今昔对比,如今武汉的江滩满园春色,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兼具堤防景观、林荫游憩、滨江娱乐功能,成为市民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胜地。汉口江滩靓丽大气,这里草木茂盛,杨柳依依。江滩四期,百亩花海,满目缤纷。暮秋时节,连绵芦苇,随风飘荡。武昌江滩绿意葱葱,质朴开阔。青山江滩绿树成荫,白色灯塔、绿道红径。汉阳江滩芳草萋萋,昔日砂石码头已变为远眺长江,感悟“龟蛇锁大江,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佳地。
《璀璨两江四岸灯光秀》作者 赵广亮。来源: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极目楚天舒,武汉江滩正以其“绿色空间、水景岸线、文化乐园”的格局,吸引着市民和游人。特别是每逢节假日及“黄金周”,游人如织。“知音号”游船演绎着千里遇知音的动人剧情,两江四岸上演灯光秀,点亮江城不夜天。
一眼望七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梅涛 摄
这幅武汉江滩的美丽画卷,是长江边的动人画廊,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这也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文华(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