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博物馆,珍藏着一封陈潭秋在1933年2月写的珍贵家书。这是一封充满家国情怀和未酬壮志的家书。它记录了这位一大代表的革命初心,见证了革命先辈的报国丹心。
“三哥、六哥:流落了七八年的我,今天还能和你们通信,总算是万幸了......”
陈潭秋遗札。省博物馆 供图
1933年初党中央决定调陈潭秋夫妇去中央苏区工作。为了革命工作,陈潭秋夫妇没有办法更好地照顾孩子。于是陈潭秋给哥哥们写了这封家书,希望哥哥们能把孩子们接回去抚养。
这是陈潭秋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信中说:“直妹(徐全直)本不舍离开他们,但又没有办法。现在又快要生产了。这次生产以后,我们也决定不养,准备送托人”。可以看出陈潭秋夫妇也舍不得年幼的孩子,但在照顾孩子和革命事业二者之间,他们毅然选择了革命事业。
陈潭秋的一生都在为革命做贡献。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不辞辛苦,无私奉献,但他始终惦念着自己的亲人。由于长期在外参加革命,他不能为老母亲尽孝。在听说母亲去世后,他对母亲受了许多苦难感到非常愧疚。对于将两个孩子送人,他也感到很无奈。他在信中说:“虽然外家对他们痛(疼)爱无以复加,可是童年就远离父母终究是不幸啊......希望两兄能不时地帮助一点布匹给两孩做单夹衣服。”陈潭秋写这封信时是2月份,天气还很冷,他本可以让哥哥给孩子们做棉袄,但最终却说做件单夹就好。这封信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对于母亲、孩子、兄弟的愧疚之情。
按原貌复原的陈潭秋夫妇的卧室。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摄
家书最后说:“现在生活困苦,决不是一人一家的问题,已经成为最大多数人类的问题(除极少数人以外)了。”可见陈潭秋意识到在当时那种大环境下,他一个人的家庭过好没有用。他心系劳苦大众,希望通过革命改变社会环境,让底层老百姓乃至全人类都过上好生活。正是这种革命理想使他舍自己的“小家”,为民众这个“大家”不懈奋斗,充分体现了陈潭秋作为共产党员无私的信念和崇高的情怀。
家书虽薄,情意厚重。一封家书体现了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革命先辈们为了革命事业却愧对亲人的真挚情怀,更饱含了革命先辈们投身革命、报国为民的大义。这种为了党和人民牺牲自己的精神风范早已成为我们共同的红色记忆。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倩倩(湖北社会科学院马研所 硕士研究生)